廉政党课: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明镜常挂警钟长鸣
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案促改·书记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地在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始终坚持纪挺法前,注重宣传教育,预防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标本兼治、以治标促进治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目的就是要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纯洁党员队伍,增强“四种意识”,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的浓厚政治氛围。
因此,首先要深刻认识以案促改的重要意义。以案促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持续深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案促改是优化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惩治保持高压态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体制机制,从根本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更要靠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使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就目前形势看,政治生态环境主流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看到,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知止、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顶风违纪,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以案促改是教育保护干部的重要举措。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腐败案件的深入剖析,前移关口、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真正警醒,以案为鉴,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免走得越来越远,最后触犯纪律、违反法律。从一些典型案例中不难发现,如果从有违纪倾向时就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就不会跌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反腐败既要坚决拔“烂树”,又要及时治“病树”,保护好“森林”。通过以案促改,可以真正把问题找准,把症结查实,医病于未起,救治要趁早,把组织的关心与爱护真正体现在从严教育、从严监督、从严管理上,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意识,警钟长鸣、一日三省,始终做到不踩雷区、不踏红线。
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以来,***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严格按照省委省纪委、市委市纪委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决策部署,通过剖析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一是落实主体责任,筑牢廉洁防线。落实各级党组织以案促改主体责任,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以案促改工作负领导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