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机关风气树立文明机关形象——转变作风专题党课讲稿
以良好机关风气树立文明机关形象——转变作风专题党课讲稿
近日,市委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创先进推动科学发展,争先锋加速X崛起”为主题,“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实践中建功立业”。全市审计干部要身体力行这一要求,必须倡导风清气正、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机关风气,以良好的机关风气,树立文明的机关形象,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风气”在《辞海》中有“风土气候、风尚习气”的解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从一个机关来看,机关风气由构成该机关的所有人员的作风而组成,经过长时期的工作生活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机关理念和文化的体现,更是工作人员思想素质的具体表现。应该说,机关风气在一个机关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它体现机关形象,左右工作成效,牵动事业发展。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好风气,清风正气胜千金”;“苦不怕累不怕,就怕单位风气差”。一个机关好与不好,不在于它有多好的办公条件,也不在于权势高低,而在于这个单位的风气正不正。即使硬件条件差一些,但只要风气好,大家心齐劲足,那这个单位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这个单位就是一个让人羡慕和向往的单位。相反,风不正则理不公,理不公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劲不足,劲不足则事不成。硬件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即使有点成绩也很难巩固,更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实践证明,风气是一种生态,是一种软环境,但是它的作用却并不软。风气好出人才、出业绩,人人受益;风气不好出“刁民”、出邪气,人人受害。因此,在我们审计机关,倡导、树立、弘扬良好的机关风气,对于建设坚强有力的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机关风气是由构成该机关的所有干部的作风体现出来的,如果说一个单位的机关风气不好,那么该机关的部分干部的作风必然会体现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大局观念不强,集体意识缺失,不能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不讲大利益、只讲小私利,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凡事斤斤计较,见小利而忘大义;相互拆台,明争暗斗,搞小动作,闹不团结;还有少数人只当“评论员”、不当“运动员”,热衷于评头论足,整天不琢磨事,只琢磨人。二是组织纪律性不强,漠视规章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心所欲,放纵自我。合我意的事就做,不合我意的,“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上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整天忙忙碌碌,忙得却都是与工作无关的事。更有甚者,别人一说就跳,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到,颠倒是非,无理取闹。三是精神状态不佳,整天混混沌沌、浑浑噩噩,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工作应付、得过且过,消沉颓废,毫无朝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做和尚不撞钟。四是自我认识不足,沾沾自喜、孤芳自赏,好高骛远,目空一切。看不起周围的同事,看不上份内的工作;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更缺乏争先进位的激情和作为。五是工作作风不实,说的多,做的少;部署的多,落实的少;工作起来花里胡哨,搞虚的样样在行,做实的捉襟见肘;困难面前畏首畏尾,遇到矛盾绕来绕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六是创新意识不深,工作思路狭窄,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老办法行不通,新办法想不出,工作满足现状,打不开局面。以上现象,虽然只是少数和个别,但却严重影响机关的风气和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审计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应防止和避免这样风气的生长。只有风气正、自身硬,才能履行好审计监督的职责和使命,也才能提高审计监督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我们要以“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审计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精心培育和树立起风清气正、政令畅通、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机关风气,做到以正气促工作,以正气促发展。
一要讲政治,树立顾全大局、政令畅通的政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中指出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讲政治、顾大局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体现到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出发,胸有全局,找准坐标,主动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