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与光明前景VIP免费

提纲:

一、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

  (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

  (三)近现代现代化由被动到主动的历程

  (四)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含义

2.性质

  (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四)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

三、中国式现代化将带来的光明前景

  (一)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走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的新发展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与光明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部分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与20227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这一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就必须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背景、基本内容、光明前景这三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

所谓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要跟上和赶上同时代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虽然处于现代,但没有达到现代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那就需要追赶,这就是现代化的意义。

对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代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中华文明位列四大世界古老文明之中,并且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二是近代工业化文明时代的中国。当世界进入近代工业化文明时代,遗憾的是在中国的领土上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于是我们落后于世界,并且在认识上也不知道当时存在着先进的工业文明,直到被列强打开国门而开始了被动的现代化。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启了主动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主动现代化的时期。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民族性格背景、发展道路背景、艰苦奋斗背景,特别是近代被迫开启工业化进程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关键点,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奠定了关键基础。下面,我们将从四个阶段的背景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

(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自信的历史依据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其非凡独特的文明成就是值得称颂和继承的。

一是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世界独有的人工灌溉条件下的精耕细作农业,水利、建筑、手工业、商业等都创造过辉煌成就。

二是社会进步方面,创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包容并蓄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学习工作休闲等社会生活习俗体系。

三是文化成就方面,创造了以诸子百家和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世界闻名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体系,以及中医体系、尊师重教的教育体系等等。对此,我们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生态文明方面,创造了独特的“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等辩证的自然哲学思想,也很早就开始了在禁山休渔、爱护山林等方面的建设。

五是政治文明方面,创造了国家统一的大一统国家政治体制,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可以说,中华民族通过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极大的自信。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自立的性格底气

中华民族具有胸怀天下、崇尚集体、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一是胸怀天下,勇毅进取。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周天然屏障,孕育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兼济万物苍生的民族气质。

二是崇尚集体,忠诚担当。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但也面临着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为克服一系列自然灾害,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尚集体主义的精神。

三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为了民族的生存而自主创新,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如水稻的发明、中医中药、国家治理、生态文明等。

四是开放包容,友好和善,合作共赢。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天下和谐,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友好和善,如引进了红薯解决了民生问题,为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从上述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正是由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性格所决定的。未来,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这种独立自主、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三)近现代现代化由被动到主动的历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自强的经验勇气

第一,不知近现代世界文明的范围和水平都在发生变化,先进和落后格局正在转变。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东西方文明开始碰撞。文明间的隔绝使古代中国失去了辨别先进和落后的能力。待被迫开放后,仁人志士们终于发现自己的文明已经落后了。

第二,被动的现代化。中国从不知先进的工业文明,到被迫开放并认识到落后,开始了艰难痛苦的被动现代化进程。但是,在发展上,洋务运动始终操纵在帝国主义手里;在制度上,君主制根深蒂固;在思想上,崇洋媚外盛行。

第三,主动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当代中国摆脱了被动现代化的局面,开启了主动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华民族自己手里,根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经验,我国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又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这就是近现代中国从被动现代化到主动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也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极大的勇气。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始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四)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自胜的范例

第一,新时代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得以实现提供了成功事例。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进程中,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齐心勠力,终于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成功。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成功的最大保障。

第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已经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目前,“十四五”规划已经制定完成,并且得以顺利执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有了坚实保障。从上述总结的四个方面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可以从基本内涵、总的战略安排、本质要求以及重大原则这四个方面来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含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作出了明确表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性质。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道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计划再用几十年时间实现现代化,难度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推进共同富裕,到二〇三五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深刻背景与光明前景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