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的个人责任担当
1.发挥锐意进取、积极奋发的青春特质
2.展现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先锋之气
3.实现自立自强、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
(二)热爱家国、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家国使命担当
1.厚植热爱家国、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2.争当直面挑战、敢于斗争的排头兵
3.引领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风气
(三)维护和平、守护生态、传承文明的人类道义担当
1.坚守维护和平、合作共赢的民族立场
2.贯彻守护生态、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
3.成为传承文明、推动进步的中坚力量
二、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青年成长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动力
1.深化角色认识
2.坚定理想信念
(二)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内在需要
1.强化青年政治认同
2.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三)塑造投身于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义
1.以青年担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2.以“敢担当”回应时代新人期盼
(四)提升青年助力人类进步责任感的使命要求
1.增强承担国际责任意识
2.树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意识
三、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实践进路
(一)强化多元合力以聚力“墩苗培土”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
2.以家庭教育为重点
3.发挥用人单位的督导和扶持作用
(二)遵循成长规律以实现“精准滴灌”
1.14-17周岁:绝大多数正处在中学教育阶段
2.18-23周岁:大多数处在高等教育阶段
3.24-29周岁:大多数处于初入社会阶段
4.30-35周岁:已经完成社会定位处在社会成熟阶段
(三)引领社会风尚以提供“活水滋养”
1.加大网络平台的管控和治理力度
2.凸显党团组织的凝聚和动员作用
3.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纽带作用
(四)突出知行合一以孕育“根壮叶茂”
1.在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增进担当认同
2.在奋斗和挫折教育中提升担当勇气
3.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中提高担当能力
讲稿:强化精神引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变化的世界发展全局高度,多次呼唤青年挺膺担当,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要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同频共振中实现,就要赓续中国青年争做先锋、担当大任的优良革命传统,把担当精神作为前行的不竭动力。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引导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思想引领,而且有利于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坚定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成长为“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国情、党情、世情都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青年担当精神的内涵焕发新的生机。根据青年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青年要在个人责任层面、家国使命层面、人类和世界道义层面把握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
(一)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的个人责任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的个人责任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1.发挥锐意进取、积极奋发的青春特质。“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是青春与活力的象征。新时代青年不应安于现状,而要用自己的奋斗奏响青春乐章。正如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新时代青年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新时代青年要发挥锐意进取、积极奋发的青春特质,力争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2.展现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先锋之气。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已经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青年在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坎坷和挫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遇到的困难,提升克服一切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我国正着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将面临更多难啃的“硬骨头”。青年一代亟需担当起重任,勇于面对未来挑战,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3.实现自立自强、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对自己负责,体现在对自己怎样成人、成才、做人、做学问负责”,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各方面要求。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不断完善自我,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获得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热爱家国、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家国使命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热爱家国、勇斗风险、甘于奉献的家国使命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关键。
1.厚植热爱家国、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前辈们艰苦奋斗创造的,未来需要广大青年继续秉承优良作风,以家国情怀为激励,接过接力棒,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庭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牢不可分的,新时代青年要将爱国与爱家的情感统一到实际行动之中。
2.争当直面挑战、敢于斗争的排头兵。新时代给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也给青年带来了各种风险挑战。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辨别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认同,提高政治鉴别力,与出现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风险作坚决斗争。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干部群体,尤其要提高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以极高的思想觉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引领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风气。青年要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统一,将国家和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为了大家甘愿舍弃小家,凝聚起了保卫人民和国家的磅礴力量,而青年正是这些群体的核心组成部分。疫情阻击战已经胜利,但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风气不能终结。青年要继续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实际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助力伟大复兴的梦想。
(三)维护和平、守护生态、传承文明的人类道义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维护和平、守护生态、传承文明的人类道义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根本落脚点。
1.坚守维护和平、合作共赢的民族立场。国家建设和发展要依靠青年,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合作共赢也需要青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秉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就是寄语青年,要肩负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的责任与担当。
2.贯彻守护生态、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基于人类未来和世界发展的考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守护生态一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青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力军,应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青年在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青年要贯彻守护生态、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平等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珍惜人类的宝贵资源,自觉践行节约环保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成为传承文明、推动进步的中坚力量。新时代青年作为继承人类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主动顺应全球化潮流,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性交流合作的会议和活动,加强与各国青年的交流,批判性吸收外来文化,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主动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在个人层面、国家和民族层面、人类和世界层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促进青年成长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动力
1.深化角色认识,明确担当认知。青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开始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育新青年担当精神,可以深化青年对自我、家国和世界等方面的角色认识,明确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好担当准备。将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向正确方向引导,正确理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个人成长发展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2.坚定理想信念,升华人生境界。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基,是心灵之“钙”,具有根本导向性。“有理想”是“敢担当”的基础,“敢担当”为“有理想”提供实践平台,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青年要在干事做事中提高自我,在敢闯敢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升华人生境界。
(二)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内在需要
1.强化青年政治认同,提升党的政治引领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段始终与青年双向互动、同心同向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反复验证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党之根,血之脉,力之所系,在于人。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前提是要获得群众的拥护。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锋,青年对待党的态度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能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保证广大青年理解和践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2.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要培育其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担当精神。将青年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使其成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使新时代中国青年“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誓言。
(三)塑造投身于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义
1.以青年担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发展中,青年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航向。青年的人文与科技素养水平决定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青年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青年的担当精神决定着主流价值观的生成。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利于青年成长为助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以“青年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2.以“敢担当”回应时代新人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并提出明确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随后又丰富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明确了“敢担当”是青年成长为时代新人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从“有担当”到“敢担当”,就是呼唤青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盼望青年展现无私无畏的精神品格。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利于青年回应党和国家期盼,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知难而进、冲锋在前,成为合格的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四)提升青年助力人类进步责任感的使命要求
1.增强承担国际责任意识,强化国际视野。新时代青年在传承各国友谊、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助于青年开拓国际视野,积极利用国际交往平台增强与各国青年的交往与联系,增进对各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传承与各国间的友谊,维护国际友好关系。有益于主动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搭建他国了解中国的平台,提升国际话语权。
2.树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意识,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