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应急管理力量薄弱
1.街道应急管理机构需加强
2.知识、水平和能力待提高
3.基层执法难以开展
(二)工作繁重
1.工作辛苦
2.较大隐患
3.工作激励少
(三)装备、经费需标准
1.专项经费使用没有发挥最大质效
2.装备配置需跟上
三、建议对策
(一)针对应急管理力量薄弱问题——
(二)针对工作繁重
(三)针对装备、经费需标准问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调研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根据局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计划安排,着眼解决实际问题,自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本人深入到X个街道、X个社区,调度X个街道有关数据,通过询问、座谈、调查问卷、实地勘察、数据分析等形式,对基层应急管理现状、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现状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些问题亟需解决,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段,各街道机构改革尚处在进行中,以前的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将更名为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均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分管副职担任,科室负责人(副主任)为事业编制七级职员,科室成员X-X人。各街道均按照区安委会有关要求,成立了街道层面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并按照“三个必须”原则,将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及社区。部分街道建立了同应急局、消防大队、辖区派出所、食药所等单位的联动机制。X个街道2019年购买了专家查隐患等第三方服务。X个社区均设置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并将安全生产网格延伸到辖区企业及居民区楼宇。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应急管理力量薄弱
1.街道应急管理机构需加强。街道应急管理队伍在机构改革中存才弱化趋势。按照街道“三定”方案,应急管理办公室均为行政编制X-X人,主任由街道副职担任,副主任(科室负责人)均要求行政编制。目前,X个街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科级干部基本为事业编制,下一步改革到位后,很难再任命为实职负责人,且普遍认为该岗位风险高、待遇差,人心不稳,人员更换频繁。此外,各街道配备了少量公益岗辅助人员,科室总人数多则X-X人,少则X-X人,且身兼多职,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2.知识、水平和能力待提高。以安监系统为主组成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在有效应对“大应急”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不仅要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对“防灾”知识也要懂,如应急信息报送、气象云图、水情水文、地理灾害信息等。然而、目前人才匮乏、工作人员应急管理知识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3.基层执法难以开展。具有安全生产执法资格人数不多,每个街道平均不到X人,应急局近几年没有开展委托执法工作,工作人员不会执法、文书填写不规范问题突出。特别是对于发现的问题隐患,既无法下达限期整改文书,又难以及时协调各区级职能部门配合,只能口头督促企业整改,难以实现工作闭环。
(二)工作繁重,激励保障机制缺失
1.工作辛苦,待遇不高。面对当前应急工作要求,街道、社区需时刻保持应急状态,随时奔赴现场,人手紧缺、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上级部署任务不断,各类报表、材料使基层疲于应付。特别是社区居委会本身人员少,有时一项大活动需填报3种以上表格,重复劳动牵扯大量精力。横向对比,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与单位其他部门相比,待遇处于中下游水平。
2.较大隐患,久拖不决。调研中,个别街道涉及小区电梯质量、消防用水、燃气安全等问题,前期多次协调,未见成效。特别是部分部门(单位)新“三定”规定未出台,涉及安全监管职责调整的尚未调整到位,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隐患在基层手中空转。
3.工作激励少,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