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组织平台建设
二、改进工作服务方式
三、聚焦治理问题导向
四、党建核心引领作用齐抓共管取得成效
夯基础解民困齐抓共管见成效——社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材料
夯基础解民困齐抓共管见成效——社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上级关于开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XX市XX区X社区结合创新型党组织创建,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为民、务实、创新”为理念,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积极探索“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社会治理模式服务民生的新举措,围绕党建“1+N”创新模式,扎实做好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创建“幸福街区”。
一、完善组织平台建设,条块结合、夯实基础
一是构建“1+N”党组织体系。将党建工作向居委会、驻区单位、非公企业、流动人口、楼栋院落、社会组织“六个延伸”,构建“1+N”(“1”建制型党组织;“N”综合型功能型党组织、区域型功能型党组织、专项型功能型党组织等)党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工作条块结合、全面覆盖。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12家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运用“六共五联”(“六共”即:共有、共商、共建、共治、共担、共享,“五联”即:党建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发展联促、文明联创)职能,实现共筑共建;以创建“六好院落”为目标,即党员作用发挥好、群众协商自治好、环境卫生状况好、社会治安秩序好、邻里关系融洽好、内部建设管理好,搭建X等X个小区院落党支部或党小组体制机制,指导小区(院落)成立业主委员会、自管会,建立小区(院落)管理制度,使小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组建XX联合党支部、XX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等功能型党支部,下派党建指导员,采取“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的办法,组建联合党支部,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二是组建“六小联通”,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在充分运用居民议事会发挥作用的同时,不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分别在两个居委会组建小微社会组织联合会、工商企业联合会、志愿服务联合会、驻地单位共治会、院落楼栋物管自管会、商务楼宇园区社会服务社“六小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六小组织”近X人次参与文明创建、我们的节日文艺演出、困难群众关爱、老年保健等活动等XX余场次,实现“四个院落服务”,即收集问题在院落、化解纠纷在院落、活动开展在院落、精准服务在院落,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打造贴心互动交流平台。搭建党员群众“四园”(议事园、党群园、文化园、健康园)平台、QQ、微博、门户网站、社区“1+1”APP、《X家园报》、书记-主任信箱、“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等沟通渠道,建立党员与干部、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群众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空间,融合了干群关系,并认真落实居民议事会“三会一评”制度,定期发布社区工作动态,通过座谈会、活动日、大讨论等形式凝聚群众智慧,推动社区和谐稳定。
二、改进工作服务方式,倾听民需、解决民困
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对社区在册党员严格管理,完善教育考核评优制度、公开承诺制度等,提高党员责任意识,督促定期答题学习“两学一做”APP,认真落实主题党日“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增强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党内关怀,在“两节”“七一”“中秋节”等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X人次,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合计人民币X万余元,让党员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对流动党员加强联系,结合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与失联流动党员全部取得联系,把他们加入到党支部微信群中,通过典型引导和政策宣传,鼓励外出党员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二是开展“三访”活动。即年初大走访、干部勤到访、网格日走访,及时倾听群众诉求,建立民情工作台账,社区党委各支部围绕民生问题专题研究,拟定民生实事计划,发挥好“党员在一线”作用,让党旗飘向楼栋,做到党员“四亮”即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亮清单,推行党员包保责任区,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辖区道路破损、乱堆乱放、安全防护、油烟污染等问题X件,实现小区院落党支部、党小组在小区管理、居民服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是持续完善服务网络。搭建“一厅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