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老年志愿服务大会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准确把握形势

二、充分肯定成绩

三、突出工作重点

在老年志愿服务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是我省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老年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议,在全国也是开先河的,对推动X老年志愿服务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上午,大家现场参观学习了X区开展老年志愿服务的具体做法,展示的经验很多、信息量很大,希望大家多看多悟,学到真经。刚才,X等地介绍了实践经验,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希望大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推进全省老年志愿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不断增强做好老年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X岁及以上人口为x.x亿人,老龄化率为X.x%。我省X岁及以上人口为X.X万人,老龄化率为X.X%。纵向看,与X年我省普查数据相比,上升了x.X个百分点;横向看,我省老龄化率与全国相比,高出x个百分点。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分布广、增长快,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突出特点,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影响深远:一是家庭压力愈发沉重。X年我省老龄人口抚养比为X.x%,比全国平均高出x.x个百分点;预计到X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X%。换句话说,每x.x个劳动年龄人口将赡养x名老人,家庭压力增大。二是民生保障持续承压。2022年我省领取居民基本养老金人数将超过X万人,按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每人X元测算,每年需资金X亿元。而X财政每支出x元钱,有x.X元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民生保障压力巨大。三是经济运行发生重大变化。随着“高龄少子”人口结构变化,从而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退,传统经济发展和潜在增长受到影响。2020年居民储蓄率X.x%,比20X年下降了x.x个百分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四大体系”“七大工程”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加快搭建养老服务发展的“四梁八柱”,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能靠政府的大包大揽,不可能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必须依靠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统筹用力。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老年志愿服务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把握发展老年志愿服务的内涵要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我省老年志愿服务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老年志愿服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许多人认为,志愿精神、志愿服务都是西方的泊来品,甚至认为这些应该一致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其实,很多目前广为推崇的理念,本就植根于传统文化当中。在中国,志愿精神自古有之,儒家的“仁孝”、墨家的“兼爱”等一系列孕育着“志愿服务”理念的传统美德,一直为世人所倡导。传统文化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精神,与志愿者的精神不谋而合,这些都成为我国志愿者精神的重要文化底蕴。作为老年志愿服务,在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同时,应该坚持行善立德的理念,把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陶冶情操、立德修身、向上向善,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力基石,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二,老年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更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勉励志愿者作出更大贡献。老年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集聚和放大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全省广泛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大量涌现的凡人善举,“好人现象”的群体效应,志愿服务逐渐成为老年人群体的一种生活习惯和价值自觉,温暖着你我他,感动着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者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传播者、践行者,逐步构建和夯实精神文明自信的基础,赋予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新的时代符号。

第三,老年志愿服务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老年志愿服务工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是社会、家庭、个人的融合。从实践经验来看,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一极,他们来自民间又融入社会,是创新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社会力量。大家仔细一想便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组织社会活动、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中都会发现“红马甲”的身影,都离不开老年志愿者的参与。广大老年志愿者能够有效动员社区居民自主管理自身事务、协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会服务,在密切邻里关系、服务百姓民生、增强社区活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要积极推进老年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参与社会服务、帮扶群众所需所困,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

第四,老年志愿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老有所为”,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容,对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日趋重要。老年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养老服务压力和实现积极老龄化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力发展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既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我省老年人力资源丰富,XX周岁老年人有X万,其中仅XX岁的就有X万人。这些刚退下来的老同志,有干劲、有知识、有经验,愿意为老年志愿服务出一份力,把这批宝贵资源利用起来,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肯定成绩,清醒认识老年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省把发展老年志愿服务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的助力器,经过近三年的探索,老年志愿服务五级队伍框架基本建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呈现,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服务更有成色、更有温度、更有影响,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明确了“谁来干”,队伍建设总体呈现“规模大、发展快”的良好态势。在X老年大学成立X省老年志愿服务总队,各地迅速响应,充分发挥老年大学和老年协会作用,及时组建本地支队、大队、小队、分队,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志愿者组织架构基本建立。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X个市(州)、X个县(市、区)组建成立了老年志愿服务队伍X个,其中由各级老年大学发起成立的有X个,由基层老年协会发起成立的有X个,自发成立的有X个。老年志愿者人数X.x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x.x%,其中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人数X.x万人,注册人数占老年志愿者总数的X.x%

第二,明确了“干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老年志愿服务大会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