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VIP免费

提纲: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三、活动范围

四、任务分工

  (一)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

1.破除思想障碍

2.冲破机制藩篱

3.强化法治意识

4.转变干部作风

  (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大学习”

1.全面系统学

2.深刻研讨学

3.丰富载体学

4.联系实际学

  (三)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大排查”

1.实地走访查问题

2.对接企业查问题

3.梳理短板查问题

4.翻开旧账查问题

5.健全机制查问题

  (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落实”

1.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完善保障有效的政策环境

3.构建改革引领的创新环境

4.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

5.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

6.创建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

7.营造包容和谐的人文环境

五、实施步骤

  (一)学习宣传阶段(2023年3月—4月)

  (二)梳理问题阶段(2023年3月—4月)

  (三)整改提高阶段(2023年5月—6月)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3年7月—12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把握工作重点

  (三)强化跟踪问效

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部署,动员全县上下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推动落实,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转变思维,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县政府系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活动,坚决以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破除思想桎梏、深挖问题线索、推动政策落地、营造实干新风,切实推进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擦亮“政策更优、成本更低、审批更少、办事更快、服务更好”的“五好”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服务创品牌、改革出经验、评价争先进。

二、目标任务

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精神,坚持从严从实从细,不折不扣抓住活动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履职尽责、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系统推进,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政治导向,认真研究部署,深入学习研讨,在深入“学”上下功夫;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在精准“查”上下功夫;要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任务,在切实“做”上下功夫;要坚持效果导向,深入结合当前改革目标和要求,全面总结经验做法,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在长远“立”上下功夫。力争实现四个突破:思想上进一步解放。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持改观念、改方法、改机制、改模式,破除一切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解决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自满保守、不思进取等问题。作风上进一步转变。找准“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说“不”,切实加以整改,以严的纪律树新风、扬正气,大力弘扬“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工作作风。政策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畅通政策“直通车”,结合企业关注的招商引资、金融贷款、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推动更多政策精准直达、免申即享,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打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组合拳”。效能上进一步提升。切实提高干部七种能力,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县上下政风行风向善向好、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满意度不断提高。推动企业开办、政务服务、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和获得电力指标全力冲刺第一,登记财产、人力资源、政府采购、获得信贷、招标投标指标排名实现5位以上大幅提升,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和市场开放指标排名稳步提升,企业满意度评价排名靠前,上级部门评价情况明显好转,力争年底全区营商环境评价总体成绩提升至13个县及县级市“第一阵营”。

三、活动范围

全县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

四、任务分工

此次活动坚持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一体推进,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开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要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总阀门”,破除思想观念“僵化”,坚持敢当创新突破先锋,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思想解放破瓶颈、求发展、强动能,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在思维观念、发展理念上真正大解放,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突破。

1.破除思想障碍。一是破除“满”的思想障碍,增强忧患意识。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解决好自满自足、盲目乐观等问题,勇于看到差距、承认不足。在全国全区全市的大坐标系中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努力把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二是破除“散”的思想障碍,增强大局意识。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干部存在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作风散漫、精力分散等问题,引导各级干部把精力放到优化营商环境上、放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形成团结协作、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破除“懒”的思想障碍,增强争先意识。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干部目标定位低、要求标准低,思想慵懒、安于现状等问题,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冲劲和韧劲,以旺盛斗志和饱满激情创先争优,以实干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四是破除“难”的思想障碍,增强进取意识。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畏难发愁、消极懈怠、推诿扯皮等问题,大力倡导敢于攀登、不畏艰难的爬坡精神,主动想事、善于谋事、勇于干事,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破解营商环境领域难题。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2.冲破机制藩篱。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各部门(单位)要形成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协同推进、专人专班专岗的工作格局,以“上下一条线”为原则,理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体制机制。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对照落实《*县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任务清单》,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用工成本,在全社会营造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找人、不求人,而是靠制度、靠规范流程的良好环境。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县委人才办、人社局等部门(单位)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自治区、*市人才评价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科研人员使用和成果转化制度,深化产才融合机制,加大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支持力度。四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部门(单位)要树立“企业发财、地方发展,企业赚钱、地方受益”的理念,真诚与企业交心交友,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决不为了保“清”而避“亲”形成全方位、各领域共同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格局,以“清”“亲”优良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发展“一池春水”。

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3.强化法治意识。一是树立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各部门(单位)要推动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以遵章守法为荣、以违规违约为耻的思想,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带头依法办事,全县各级干部要讲信用、守承诺,切实履行“十必须十不准”,坚持按制度政策办事。二是规范行政权力、决策程序。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程序作出决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确保政府职能法定化。三是维护市场秩序、合法权益。各部门(单位)要共同健全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治体系,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公民、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4.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开门问需。各部门(单位)要积极谋划开展政策公开讲、政府开放日等活动,围绕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承诺不兑现,担当不够、履职不力、亲清不分、以权谋私等干部作风问题,严格落实“说了算、定了干”工作机制。二是问卷调查。各部门(单位)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营商环境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建议,把企业诉求放在重要位置,以企业满意度作为评价部门工作重要依据。三是纾困解难。在政务大厅、税务办事大厅、水电气暖办事大厅及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科室负责人轮班坐班制度和疑难复杂问题联动机制,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四是倾听民意。各部门(单位)要在线上线下设置“找茬处”,专人倾听企业群众“吐槽”,建立问题处置机制,开通咨询投诉专线,督促本行业本部门问题立即改进,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五是广开言路。积极主动邀请媒体、商会、企业、政协和人大代表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中,组织召开座谈会、谈心会、联席会等,拓宽监督渠道,推动社会各界共同为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责任单位:县审批局、税务局、住建局、供电公司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大学习”。搭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学习平台,学习对象以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覆盖至全县各级干部职工,打破过往碎片化、过场式学习,要深入细致学、逐字逐句学,要深入透彻领悟各级政策文件精神要义,推动各级干部职工成为掌握营商环境政策知识的“多面手”“全能王”,推动干部能力素质大提升。

1.全面系统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国务院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上精神、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会议精神,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国务院、区市县有关营商环境重要文件、政策措施等。同时结合各自行业领域,深入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深刻领悟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2.深刻研讨学。一是党组引领学。各单位(部门)要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委(党组)会安排不少于3次的交流研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主题,每次安排34名中心组成员进行交流发言,每位中心组成员每年交流发言不少于一次。二是交流研讨学。各单位(部门)要持续扩大交流研讨范围,通过单位集中学、个人自主学、分享感悟学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学习,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三是测试巩固学。各单位(部门)要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有效检验全体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提高干部职工对应知应会内容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着力营造“以考促学、以考促记、以考敦行”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3.丰富载体学。一是聘请专家讲。各部门(单位)每季度不定期围绕营商环境发展现状、指标测评情况等方面邀请各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等进行专题授课,从更加专业、细致的角度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深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二是政策送上门。各部门(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送政策下企业”,主动向企业讲解政策、推送政策,积极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奖补资金,为企业知晓、享受政策提供便利,避免惠企政策空转、措施虚化。三是织密政策网。各部门(单位)每月及时梳理本单位牵头制定的政策文件和相关奖补事项,按照“应录尽录”原则全部纳入“政企通”平台,畅通企业线上政策咨询查询办理渠道。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4.联系实际学。一是打造示范样板。各部门(单位)要坚持“走出去”学先进、“带回来”促提升,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学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典型经验做法,将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进行借鉴、复制、推广,年底前至少争取一项示范或形成一项典型经验,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亮点举措打上“*标签”。二是推动知行合一。各部门(单位)要主动关注国家、区市改革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学习计划,对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机构和职能调整、取消调整下放事项等重大决策部署,要做到了然于胸、及时应对,要时刻与上级政策文件精神保持一致,杜绝以旧政策办理新事项、以旧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旧要求约束新事物。三是转化学习成果。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对照工作任务一项一项进行再梳理再对比,一项一项进行“回头看”,明白应该做什么、标准有哪些,实现干部作风大转变、项目审批大提速、考核指标大提升、招商引资大突破、经济发展大跨步。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三)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大排查”。针对近三年来影响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自查范围包括县直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市属驻永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及个人,开展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问题大排查,重点排查政令运行不畅、政策落实不力、服务意识淡薄、行政效能低下、工作推诿塞责、作风拖沓散漫、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短板弱项,建立营商环境问题大排查台账,并深挖问题根源,逐一排查化解,推动为企精准服务大升级。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1.实地走访查问题。一是走访调研。建立领导包抓服务机制,坚持“有求必应、有需必到”,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承担企业服务专员职责,每月至少深入企业走访1次以上,通过“拉家常”、查实情、解民意、发问卷、问近况等方式走进包抓企业、包抓项目,推动“千名干部包千企”成为常态。二是立行立改。对企业反映的“中梗阻”问题,简单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当即承诺,立即办理,严禁久拖不决、久拖不办。紧急的可以召集职能部门现场办公,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复杂的要提请县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尽快研究,拿出整改方案和工作进度,逐项盯逐项改。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违规违纪情况,要立刻转交县纪委监委,从根源清除扰乱营商环境的“毒瘤”。三是全程服务。根据区市评选的优秀企业家名录,设置优秀企业绿色通道,为优秀企业优先提供商事登记、纳税、准营、惠企政策解读等服务,安排专人全程代办,扫清办事障碍、打通办事堵点、破解办事难点,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2.对接企业查问题。一是座谈交流。推动“暖企行动”常态化,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金融服务对接会等优化营商环境专场会议,梳理企业关于减税降费、用工、环保、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搭建平台。开通企业投诉直通车,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回访机制,各部门针对企业用地、项目落地、融资贷款、人才引进、招标投标等一系列涉企事项,完善企业问题收集、梳理、交办、跟踪、评价工作流程,推动“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暖心回访”制度机制落实落地。三是个性服务。建设企业家会客厅,打造企业之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会客厅享受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对症下药实施“一企一策”,做到精准查问题、解难题、促整改。

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

3.梳理短板查问题。正视*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存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认领《*县关于对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整改提升的工作方案》中梳理出的自治区、*市、*县三个层面的38项具体问题。各部门(单位)要全力统筹推进解决相关问题,属自治区、*市层面协调推进的有关问题,积极向相应厅局、市局请示汇报,请求自治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