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定“考情变化”调方法
二、对标“录取数据”定目标
三、结合“就业前景”强引导
在高三春考班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冲刺春季高考,大干80天
各位高三春考班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召开春考班月考质量分析会,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结合X省春考的最新趋势,从这次月考中找准问题、定好方向,把接下来的春考冲刺工作做细做实。
首先要肯定大家为春季高考班同学们的辛勤付出。从开学到现在,各位老师针对春考考纲、题型反复研究,给学生量身定制复习计划,这份投入是学生备考的底气。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紧盯近两年X春考的变化态势——它早已不是“简单考、轻松录”的机会窗口,而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升学主战场”,这一点必须成为我们的共识。
接下来,我结合近两年春考数据和趋势,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和大家交流,这也将是我们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锚定“考情变化”调方法,把基础分抓牢抓死
近两年春考有两个明确变化:一是题型稳中有新,二是难度保持基础但区分度增强。2023年启用新课标命题后,数学填空分值增加、解答题分值调整,英语用“五选五”替代传统阅读题,作文考查邀请信等应用文体;2024年虽无全新题型,但考生普遍反馈数学难度略有上升。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春考侧重“基础应用能力”,而非简单的知识记忆。
对应到月考分析,我们要拒绝“分数低就是基础差”的笼统判断,要拆解到具体题型:哪些基础题是学生“该拿没拿”的?比如语文默写、英语语法填空,这些近两年春考的核心基础题型,必须做到正确率90%以上;哪些新变化题型是学生“不适应丢分”的?比如数学解答题的步骤规范、英语应用文的格式,这些要作为专项突破重点。后续复习要紧跟“基础为主、兼顾新变”的节奏,把“送分题”变成“必拿分”。
二、对标“录取数据”定目标,让备考更有针对性
近两年春考最突出的特点是“报考热门专业、公办挤破头”,录取竞争远比试卷难度更残酷。2023年超37万人报考,公办院校第一次投档仅录取10.6万人;2024年考生增至62万,公办录取率仅30%,而300分以下考生公办录取率不足15%。更关键的是分数扎堆明显:公办专科最低投档线285分,但热门院校如深职院计算机专业录取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