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淬炼政治品格
二、聚焦中心工作
三、坚持依法行政
镇长两年工作总结
自2023年履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镇党委的直接带领下,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恪尽职守、勤勉履职,全力以赴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近三年来,我与班子成员一道,共同见证了XX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也欣喜地看到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现将本人近两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淬炼政治品格,筑牢思想根基
我始终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求,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立场。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为此,我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近两年来累计参加专题学习研讨30余次,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专题党课。在个人自学方面,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文献,努力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我全程、深度参与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后续的巩固深化工作,严格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认真投入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的各个环节。我牵头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课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并将调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2024年以来,我认真投入党纪学习教育,逐章逐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积极参加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让纪律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廉本色。我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组织政府系统干部职工前往XX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引导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常态化的学习教育和严格的制度约束,全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显著增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巩固。
二、聚焦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XX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主要致力于恢复发展、夯实基础,成功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动能。进入2024年以来,我们乘势而上,将2024年和2025年作为一个整体工作周期进行谋划部署,各项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壮大实体经济。
在招商引资方面,在项目建设方面,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壮大实体经济。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成立了由我牵头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围绕本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绘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近两年来,我们先后带队赴XX三角洲、XX经济区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0余次,成功对接了一批优质企业。截至2025年10月,全镇累计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23.5亿元。其中,投资额达5亿元的XX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正式落地并开工建设,填补了我镇在相关领域的产业空白。
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2024年以来,我们成功推动市级重点项目XX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建成投产,XX个县级重点项目按计划加快推进。截至2025年10月,全镇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12%。这些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为我镇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1500个。
在产业培育方面,我们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预计到2025年底,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二是聚力乡村振兴,绘就和美画卷。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二是聚力乡村振兴,绘就和美画卷。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一体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我们做优做强“一村一品”。XX村的辣椒种植基地规模扩大至3000亩,并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0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XX村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和精品民宿,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6000万元。我们还积极拥抱“互联网+”,建成镇级电商服务中心,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预计到2025年底,全镇特色农业总产值将达到2.5亿元。
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