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XX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深化思想认识

二、聚焦关键环节

三、强化组织保障

XX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复盘今年以来我市的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片区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XX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2025年度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与片区建设“回头看”的专题片,片中展现的火热实践和丰硕成果令人振奋。XX县、XXXX镇、XXXX镇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思考,听了很受启发,值得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

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是立足我市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出的特色路径,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引擎。今年以来,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特色牌、唱拿手戏,推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个深刻的转变:

一是思想认识向“自发自觉”转变。过去一些干部群众存在的“要我干”的被动心态,已经转变为“我要干”的主动作为,将片区建设视为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二是规划编制向“镇村积极参与”转变。规划不再是少数专家的“纸上画图”,而是镇村干部、乡贤能人、广大群众深度参与的“共同作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得到极大提升。

三是人居环境向“软硬件双提升”转变。在持续推进道路硬化、垃圾污水处理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村规民约、文明乡风、文化传承等软件建设,乡村风貌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四是产业项目由“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转变。过去零星分散的产业点,如今正加速汇聚成片、集群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五是群众角色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广大农民群众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了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出谋划策,主人翁意识被充分激发。

总的来看,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在理念、模式、品质、成效上都实现了新的跃升,为引领XX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和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比如,片区之间、县区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部分片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有待加强;产业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竞争现象依然存在,联农带农机制不够紧密;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重建轻管”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有差距,农村人才、资金等要素瓶颈亟待破解。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不移把片区建设作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总抓手

实践证明,片区化建设是破解乡村发展要素分散、力量薄弱困境的有效方法,是推动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效益集聚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持续将片区建设作为总抓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加快实现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由片区向全域的拓展和突破。

要深刻理解片区建设的系统性。它不是简单的村庄叠加,也不是单纯的项目堆砌,而是以中心镇村为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系统思维,跳出“一村一地”的局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谋划和推动乡村发展。

要深刻把握片区建设的内涵。其核心在于“振兴”二字,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的。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确保片区建设的全面性和高质量。

要充分发挥片区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每一个片区都是一个“试验田”和“样板间”。要在片区内大胆试、大胆闯,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治理方式和改革路径。通过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板,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提升。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在七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片区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第一,规划要坚持全域视野、务实可行。高质量的规划是高质量建设的前提。要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企业家的意见。规划既要体现前瞻性,与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等有效衔接,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更要突出务实性,立足现有基础,尊重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搞“花架子”,确保规划能落地、能实施、能见效。

第二,产业要突出地方特色、联农富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摒弃“大而全”的思路,立足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足“土特产”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XX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