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严峻形势
二、聚焦关键领域
三、强化责任担当
在XX县全县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大气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刚才,相关县领导已经就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打赢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空气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空气质量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同比改善幅度达到45.2%,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3月份,我县PM10和PM2.5浓度也分别同比改善了29.31%和10.42%。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辛勤付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环保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挑战就在眼前。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增加的双重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一年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严峻,容不得丝毫的松懈和麻痹。
从数据上看,我们的压力巨大。根据监测数据,去年冬季,特别是今年1月份,我县的PM2.5平均浓度达到了6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更是高达106微克/立方米,这些数值远超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64.5%。这说明我们的空气质量基础依然薄弱,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大幅反弹。参考周边地区的情况,在秋冬季,PM10和PM2.5的超标率曾分别高达32.9%和31.4%,这警示我们,秋冬季的污染强度和频率都将处于高位,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从污染源上看,我们的任务艰巨。秋冬季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是多种污染源叠加共振的结果。根据科学分析,道路扬尘、工业过程排放、移动源尾气和城乡燃煤是造成我县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元凶”。工业企业的超标排放问题、建筑工地的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城乡结合部散煤复燃问题、重型柴油货车污染问题以及秸秆焚烧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引发区域性、时段性的空气质量恶化。这些问题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需要我们付出超常的努力。
从工作要求上看,我们的责任重大。打好蓝天保卫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空气质量持续得不到改善,不仅会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惠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
二、聚焦关键领域,坚决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硬任务
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工作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一,要坚持铁腕治污,开展全面排查和从严执法。环境执法是推动污染防治的“利剑”。生态环境部门要牵头组织,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轮“拉网式”、“地毯式”的执法大排查。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时段,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手段,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对排查中发现的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等恶意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污染源成为“法外之地”。
第二,要深化源头治理,狠抓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战场”。工信、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协同发力,严格落实“一企一策”管理要求,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确保在预警期间能够做到减排措施落实到位。要持续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建立动态排查和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死灰复燃、异地转移。我县曾下大力气治理“散乱污”点位1055个、业户7562家,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和巩固。同时,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