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计划
三、主要问题
(一)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
(二)部分村党组织认识不到位
(三)农村党组织党员结构不合理
(四)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拓宽选人育人视野
(二)严格发展党员程序
(三)不断完善党员结构
(四)创新培养考察形式
(五)建立完善责任机制
XX镇发展党员专题调研报告
发展党员工作是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XX镇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目标,坚持从严把好发展党员的“入口关”、“程序关”、“质量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但随着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农村工作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因此对于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镇党委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对我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座谈走访、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等方式,摸清底数,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为今后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并着眼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的长远培养工作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一、基本情况
XX镇现有党员389名,共有5个村,1个社区其中:
XX村有党员82名,女党员13名,35岁以下党员11名,分6个片区,分别是:坎头下片区、伴源片区、XX墟片区、松头片区、河背片区、张屋坪片区。坎头下片区有党员13名,XX墟片区有党员17名,伴源片区有党员12名,松头片区有党员12名,河背片区有党员13名,张屋坪片区有党员15名;
XX村有党员60名,女党员17名,35岁以下党员13名,分4个片区,分别是:XX片区、王姜片区、黄屋片区、新屋片区。XX片区有党员17名,王姜片区有党员17名,黄屋片区14名,新屋片区12名;
XX村有党员50名,女党员8名,35岁以下党员5名,分5个片区,分别是:李坑片区、陈屋片区、江屋片区、前村片区、王村片区。李坑片区有党员13名,陈屋片区有党员14名,江屋片区有党员5名,前村片区有党员12名,王村有党员6名;
XX村有党员54名,女党员9名,35岁以下党员7名,分3个片区,分别是:祠堂片区、当中灶片区、午坑片区。祠堂片区有党员13名,当中灶片区有党员22名,午坑片区有党员19名;
XX村有党员64名,女党员10名,35岁以下党员10名,分3个片区,分别是:XX坑片区、黄沙坑片区、水南坝片区。XX坑片区有党员24名,黄沙坑片区有党员18名,水南坝片区有党员22名;
墟镇社区有党员23名,女党员5名,35岁以下党员7名,因社区党员人数较少,且工作、生活地点较为集中,未分片区。
二、发展计划
为逐步改善我镇党员队伍结构,解决老龄化、女性党员较少、片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镇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计划。
2021年,我镇计划发展党员18名,其中35岁以下13名,女性9名,分别是XX村3名,XX村2名,XX村2名,XX村2名,XX村4名,镇政府5名。在我镇下辖5个村计划发展的13名党员中,有6名女性党员,35岁以下的8名,能够有力地充实各村的党员队伍,增强战斗力。
未来5年,我镇将持续关注党员队伍老龄化、女性党员较少、片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动员、培养回乡创业青年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认真研判,在党员人数较少的片区发展2-3名党员。
三、主要问题
(一)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XX镇地处北山片,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初步统计,常住人口仅有3200余人,受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同时,外出青年务工地点不固定、流动频繁等原因,给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增加了难度,加上本人缺乏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行踪的意识,使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识别和跟踪培养工作难上加难。
(二)部分村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培养考察效果不理想。在走访座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村党组织不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满足于“谈话了”、“培训了”等过程,但没有做好结果运用,未及时根据实际培养考察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动态调整。
(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