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VIP免费

提纲: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引领

1.科学规划国土空间

2.推动各类专项规划

3.全面摸清资源底数

  (二)节约集约

1.全力攻关积极争取指标

2.保障土地护航县域经济发展

3.综合整治推进开发农整效能

1.持续提升生态修复工作

3.完善森林资源保护

4.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5.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6.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利用

  (四)数字赋能

1.数字改革

2.整体智治

3.压实责任

  (五)依法行政

1.加强巡查处罚力度

2.开展耕保督察和卫片执法

4.做好全县耕地调查整治工作

  (六)聚焦服务

1.用心做好便民服务

2.做好学法普法工作

3.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宣传等工作

  (七)党建赋能

二、2024年工作思路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2.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3.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4.强化生态资源保护

5.保障民生服务发展

6.打击违法保护耕地

7.深化干部队伍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五创图强、四进争先”,县委九方面争先创优等目标任务,勇当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排头兵,明确职责任务,谋划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强执行抓落实,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633.9亩,供地2120.23亩,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县级碳账户,实现单位面积碳汇量位居全省第一,低效林改造流转林地6.8万亩,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然资源力量。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引领,腾出发展空间

1.科学规划国土空间

一是扎实推进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逐级上报审查;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资料收集等相关基础工作。二是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含风景名胜区)上报,以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数据情况核实反馈工作。三是年初召集片区相关单位对重点片区规划建设进行研商,目前已完成儒岙、沃洲、镜岭这三个重点片区功能节点规划研究编制、评审和上报工作,以及2024年重点片区建设项目谋划相关工作。四是2023年度规划额度申请完成12个批次,共计104.68公顷。

2.推动各类专项规划

一是加快编制各类村庄规划。有序推进2023年新一轮“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我县将完成2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目前小将三坑村、镜岭镇西坑村、沙溪镇上蔡岙村等所有的村庄规划已完成初稿。确定重点镇回山镇、儒岙镇、沃洲镇,特色镇镜岭镇、七星新区、老城区(包括城南区块)率先开展控规修编,目前儒岙镇、沃洲镇已通过专家评审,回山镇、镜岭镇已形成评审稿,七星新区和老城区控规修编已完成初稿;同时特别针对磕下区块、城南区块、澄潭区块中的十九峰旅游片区和高新园区等重点区块进行片区规划研究。二是不断完善精致花园城市项目编制。做好XX县“大三江时代”精致花园城市总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从XX全域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XX城区城市集中建设区约40平方公里统筹资源、挖掘特色、谋划示范。目前,总体城市设计已完成初稿,已完成2轮意见征求,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最终成果稿。

3.全面摸清资源底数

根据省市统一工作计划,做好重点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形成全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目前,已完成钦寸水库、XX县罗坑山省级森林公园、巧英水库、门溪水库、长诏水库、澄潭江的确权登记工作,黄泽江(XX段)、XX江已基本完成处于扫尾阶段,年底前将完成验收工作。

(二)节约集约,保障发展用地

1.全力攻关 积极争取指标

截至目前,已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633.9亩(含104国道二期1404亩、新中路连接线79亩)。为提供更高效率的土地要素保障,我局多措并举争指标:一是抓住省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稳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机遇,积极向省厅争取示范类重大产业项目指标预支和计划年内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接受地方申请跨省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二是合理安排用地计划,保障重点工程,有效保障了朗迪、瑞能、凯诚、新和成、热电厂搬迁等项目的用地需求;对剩余计划指标和先行复垦指标进行和合理的安排,将有效确保科贸、德力石化、诚本轴承、全路程、天雄3D打印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X学院、新民未来社区配套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需求。

2.保障土地 护航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坚持以保障经济建设为总目标。继续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截止目前,累计供应土地2120.23亩,其中经营性用地882.86亩,工业用地781.20亩,划拨土地377.03亩。同时,为确保年度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和做地计划的顺利实施,做到“土地等项目、土地等市场”,出台《关于印发加强土地储备和供地统筹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234号),已完成做地3121亩,其中经营性用地做地1321亩,工业用地1800亩。二是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有序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供而未用土地整改。截至目前,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30.96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989.27亩。

3.综合整治 推进开发农整效能

今年以来,我局细化责任,深度攻坚,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农整“全面抓”,开创规划整治新篇章。420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陈龙实地考察了梨小余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对我县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一是谋划并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1个,36个子项目中已竣工4个,已实施27个,一、二季度省“十大重点工程”考核评定均为4星。二是单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实施2个,新谋划并上报省厅审批11个,整治范围涉及小将、儒岙等9个乡镇。三是土地开发与“旱改水”项目共计实施1617亩,其中已立项368亩,已招标534亩,已施工480亩,已竣工51亩,已验收12亩;因后期管护种植及地类变更问题未入库项目中,已完成种植1298亩,其中148亩已报备入库。四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先行复垦项目共计实施243亩,其中已立项126亩,已施工102亩,已竣工221亩,已验收11亩;未完成地类变更项目中,已完成种植129亩。五是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共计立项7个,耕地集中连片规模5112亩。六是耕地功能恢复全年要恢复耕地5000亩,目前已种植4054.26亩,通过县级验收1965.30亩。镜岭、回山、儒岙、沃洲、东茗5个乡镇变更调查通过市审查,共计733.81亩。
  (三)生态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1.持续提升生态修复工作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一是已完成新种油茶1005.3735亩落地上图,任务完成率114%;油茶抚育落地上图2525亩,任务完成率100%;战略储备林设计上图253亩;美丽生态廊道设计上图3599亩;健康森林项目5000亩实施完成;与相关单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计46场,累计植树12600余株。二是依托“浙林碳汇”平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县级碳账户(全市唯一),将小将林场、天姥林场2933.1亩林地开发碳汇交易,通过科学的森林抚育措施实现单位面积碳汇量位居全省第一。“碳汇先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已获省林业局评审通过,将开展香榧经济林生态经营碳汇项目作业设计和计量监测研究,创新生态修复碳汇补偿机制。
    2.全面加强“三松”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建立常态化和长效化防治体系,实现疫情面积和疫木数量双下降。一是全县12个乡镇(街道)和3个林场共成立16支清理专业队,通过数字森防上传除治疫木3638株,完成省下达防治任务的121%,除治面积1.51万亩。我县在前七轮省级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检查的合格率为98%,居全市第一。二是已完成打孔注药“三松”保护工程,注射药剂53503瓶,保护古松、景区松、大径材松32442株,对49棵登记挂牌的古松制定专项保护方案,重点加以保护。

3.完善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以县林长制办公室名义印发《县级林长巡林提示单》和《2023XX县林长制考核工作细则》,压紧压实责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二是今年以来共争取林地定额指标1440亩,获省追加林地指标960亩,有效保障东门如城、矿地综合利用、天姥山文旅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盘活补充林地指标2500亩,提前为镜岭水库等重大工程项目做准备。三是审核涉林地建设项目79个,占用林地面积1283.904亩(包括临时用地和林地生产设施用房);审批林木采伐190项,蓄积量9973.1287立方米。四是《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罗坑山森林公园规划》已完成初稿。五是推进公益林天然林应用场景全面贯通,实现公益林天然林管理并轨,形成了省级以上公益林385722.2亩和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565亩的成果数据。六是完成2022年第一批次37个森林督查案件查处销号工作,销号率100%2022年第2期森林督察图斑下达22个,目前已完成销号19个,销号率86.36%;另有1个案件待查处,3个待复绿。

4.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积极推进5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小将镇茅洋村发展林下中药材300亩,已完成全部的种植工作;沙溪镇黄坑村发展榧桃套种300亩,已完成种植100余亩;镜岭镇外婆坑村计划发展林下经济300亩,已完成清理工作,种苗已完成预订;澄潭街道里遁山村进行林下菌菇种植50余亩,正在进行清理工作,菌种已培育完成;羽林街道金裕村进行林下菌菇种植50余亩。推进低效林改造项目发展香榧产业,利用毛竹林、板栗林、荒芜果园茶园、荒山荒地等低产低效林地,发展以香榧为重点的名优林,在当地的9个山区乡镇启动推广低效林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林地流转6.8万亩,完成香榧种植3.5万亩。

5.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以耕地智保场景为抓手,深化“田长制”改革,我县共划定耕地保护巡查网格341个,设置县级田长4名,镇级田长49名,村级田长273名,村级巡查员349名,共开展42轮巡查,田长巡查2174次、巡查员巡查12457次。全县接入“耕地智保”场景140个铁塔探头,完工率100%。今年铁塔探头推送疑似两非问题地块40个,全部实现闭环处置。

6.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利用。

完成XX县天姥山文旅产业园儒岙镇官元庙村流杓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业权网上竞拍,完成矿地综合利用345亩。按计划推进废弃矿山修复工作,完成沙溪淦坑村建筑用花岗岩矿、小将平山村建筑用花岗岩矿、南明街道大洋山矿、回山村建筑用凝灰岩矿和澄潭镇神舟萤石矿生态修复,75个修复工程已通过县级初步验收。

(四)数字赋能,打造智治新场景

1.数字改革,实现治理创新

根据数字政府建设各项要求,积极贯通并推广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各个场景。贯通的场景分别为“耕地智保”场景、“不动产智治”场景、“地灾智治”场景、浙里“多规合一”、浙里空间利用、“天巡地查”场景、“绿矿智用”场景、“阳光征地”场景等。

2.整体智治,推进地灾试点建设

围绕“整体智治”各项要求,与乡镇(街道)签订地灾防治责任状,分层级压实地灾防治责任,创新科普教育宣传手段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整体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截至目前,羽林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回山镇红联村西塘自然村滑坡治理工程、南明街道盘龙路7号崩塌应急治理工程和七星街道绿景花园后坡崩塌应急治理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七星街道绿景花园后坡崩塌应急治理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100只无线简易雨量报警器已完成方案设计;10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已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地灾智治科普小镇创建方案总体方案已完成编写,目前正在进行详细方案设计。

3.压实责任,做好防汛防火准备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研判管控工作机制建设,按照县防指“八张风险清单”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汛前大排查、汛期再排查行动,实现全县291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16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检查全覆盖;强化基层应急保障,深化省千名地质队员“进县驻乡”专项行动;推广“地灾智防”APP使用,实现群测群防员全覆盖,提高巡查和灾险情速报效率。二是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落实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任务4千米,开展“引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