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合力攻坚
(二)拓宽渠道
(三)参保扩面
(四)推进改革
(五)加强监察
二、亮点工作
(一)开展打好就业收入扩增战“三送五进”政策集中宣讲
(二)“3+3+3”灵活就业工作法助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争取福建专家来灵开展人才交流服务
(四)为城镇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城乡外出务工人员加购意外医疗险开创全区先河
(五)创新实施养老保险“一户一档”精准扩面织密保障网
(六)建立欠薪案件“三色”标识管理台账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促增收”
(二)聚焦“稳就业”
(三)聚焦“惠民生”
(四)聚焦“提效能”
(五)聚焦“防风险”
XX市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 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这个中心,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人社各项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合力攻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是扛牢部门责任,收入提升牵头作用突显。设立城镇居民收入提升工作办公室,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明确38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了18条具体措施,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定期召开收入分析研判会,确保责任分工得到落实。二是强化就业政策,工资性收入不断增长。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充分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通过“点对点”进厂务工、“人岗对接”、零工市场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方式,发挥就业促增收作用。零工市场每日为3000余人提供就业服务,每年增加务工收入1.6亿元左右,现代纺织园区已实现稳定就业3400余人,养殖基地实现稳定就业2400余人。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政策,完成全市533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级工资晋档,人均每月增资85.6元。为560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43名公立医院备案人员调整工资标准。审批教育系统2353名教职工绩效工资,核批发放月绩效工资总额596.9万元,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教师绩效工资926.57万元,审批发放事业编制警务人员月绩效工资总额100534元。三是及时兑现补贴,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落实“稳、保、促”各项惠企惠民政策,截至目前,为934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573.9万元,稳定岗位人数16679人,发放各类培训补贴264.59万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为834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544.16万元,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81.23万元,失业补助金668人254.61万元。为全市移民和边缘易致贫户中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临时就业补助510人115.6万元,一次性创业补助 38人35.5万元。为低保、残疾、特困、易致贫返贫监测对象等特殊群体3684人按130元标准代缴城乡居民保费47.89元,预计年底共计84.58万元。2022年上半年XX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4元,同比增加773元,增长4.9%,总量位列银川市第四位、川区六县第一位,增幅位列银川市第一、川区六县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0元,同比增加342元,增长4%。预计到2022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
(二)拓宽渠道,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一是搭建“三个平台”,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建零工市场助灵活就业、育制衣车间促就近就业、兴直播基地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采取“支部+企业+车间+劳动力”模式,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近务工。积极打造直播带货公共销售服务基地,长期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灵活就业人员600余人。二是优化“三项服务”,就业质量逐步提高。深化劳务品牌建设。深化“XX纺织工人”“XX城南工人”劳务品牌创建,目前已开展“人岗对接”活动4场次,“XX城南工人”劳务品牌获得第一届全国劳务品牌大赛宁夏选拔赛三等奖。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XX市纺织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拓宽就业渠道。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48场次,参与企业400家,提供就业岗位18100个,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为523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累计提供20732个就业岗位。对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659人,截至目前就业率达到82.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XX市以“三大产业”“五个特色产业板块”为导向,坚持需求引导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夯实本领基础,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307人。 三是强化“三重保障”,就业服务日益优化。织密外出务工人员“安全网”。制定印发《XX市外出务工人员“铁杆庄稼保”与意外伤害保险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城镇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全覆盖保障,在每人50元的保费基础上,为每人加购15元的意外伤害医疗险,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截至目前,铁杆庄稼保”累计参保人数2.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71.4%。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在全区首先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835万元,惠及人数2403人,发放创业贷款70笔61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6.08%。激发就业市场活力。兑现电商产业奖补资金249.47万元、镇河塔劳务移民市场消费扶持资金30万元。开展“约惠灵州 春风行动”、“约惠灵州 夏之激情”促消费活动,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参与商户近150家。预计年底前,城镇新增就业4320人,同比上升0.39%;失业人员再就业3141人,同比上升2.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00人,同比上升87.7%,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23.4%、104.7%、220%,分别完成自治区年度目标任务118.2%、103.2%、198.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三)参保扩面,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预计年底前支付职工保21961人7.1亿元、机关保4081人2.66亿元、城居保11467人3700万元,分别比2021年新增186人0.47亿元、176人0.17亿元、547人131万元。支付职工保丧抚费1000万元,城居保丧抚费250万元,工伤待遇1900万元,困难人员收入补助2次2663万元。二是待遇调增政策落实到位。为1.08万城居领取待遇人员调增基础养老金10元,实现城居保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70元,人均养老金298元,居全区第二。调增补发职工医保、机关医保养老待遇2347.34万元。三是社保基金安全网日益牢固。扎实开展违规基金集中追缴专项行动,追回违规领取社保基金67.33万元,完成清理598人,清理完成率96.76%。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风险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示警,做到警钟长鸣。四是“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速见效。推广信息化平台应用,构建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分类定级推进服务事项“打包办”“异地办”“网上办”“自助办”“下沉办”。线上服务事项占比达95%以上,“让数据跑路,群众不跑腿”成为常态。2022年通过全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平台办结跨省社保关系转移186人,办理时限由原来的45天压缩至15个工作日。1562家参保单位通过自治区人社公共服务网自行办理社保参保核定缴费,占全部参保单位比例达97%。使用“我的宁夏”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及城居保养老保险费人数占比97%,自助资格认证人数占比98.6%。整合人社服务窗口由原来14个缩为8个,推进“综窗办”提质效。压缩办理时限最多达60天以上。设立老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绿色通道”,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零距离”赢得好评率一直保持在100%。2022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4298人、10647人、78059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815人、32810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36.66%、100.86%、100.08%、100.27%和103.83%,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004人,比2021年底新增22837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自治区考核中被评为A等次,自治区人社厅对XX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
(四)推进改革,人事人才服务提质。一是落实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制定《XX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实施方案》,向银川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精准报送审批管理岗位各等级职员职数,同时对所有管理岗位职员等级人员进行摸底,对符合晋级基本条件的人员档案进行预审,在市委组织部牵头指导下,有序推进晋升工作。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及津补贴落实。及时发布评审通知,严格审核各单位上报的人员申请资料,通过竞争性评价机制,引导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贡献才智。截至目前,全市在编在岗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职称770人,中级职称1763人,初级职称977人。三是全面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及自主招聘工作。2022年我市招聘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