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成绩
(一)政务服务工作
1、各项基础工作提质增效
2、完成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3、提前完成区政务大厅的升级改造
4、率先启动乡级政务能力建设提升工作
(二)数据资源工作
1、政务信息化项目工作有序推进
2、“数字XX”建设项目申报入库
3、数据资源归集工作持续开展
4、“安康码”助力疫情防控效果突显
(三)其他中心工作
1、文明创建工作
2、疫情防控工作
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门单设窗口问题多
2、部分专业综窗不专“一”
3、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难度大
三、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
1、解决部门单设窗口管理难问题
2、解决专业综窗的专“一”问题
3、加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力度
4、启动“数字XX”项目建设
XX区数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数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数字政府”建设,以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成绩
(一)政务服务工作
1、各项基础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推动更多事项向“一窗”延伸。2022年,税务、交通等专业窗口实现了无差别综窗;针对财政、水利等9家部门单设窗口,拟写了《综窗改革方案(草案)》。二是推进“好差评”应用。截至目前,实现群众办事评价率93.5%,远超70%的既定目标。三是推动高频事项的集成服务。完成“我要开物业公司”等10件便民高频事项集成,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四是优化窗口服务。进一步规范政务大厅日常考勤巡查制度,对《评先评优规定》进行微调整,按月、按季组织“五评”活动。六是加大政务服务领域考核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政务服务工作在各县区中位次靠前。
2、完成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022年6月底,完成城区5个街道、32个社区便民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统一了目录清单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等要素,将事项分类为即办件、代办件及指导办件。统一场所名称,优化窗口配置,划分窗口区、休息区、自助区等功能专区,设置“无差别”综窗。各街道、社区配置自助查询机各1台,窗口“好差评”评价器全覆盖。修订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并进行公示。
3、提前完成区政务大厅的升级改造。9月24日,政务大厅建设提前完成,实现功能升级:一是实现“一门受理”。解决了前厅、后厅分隔问题,大厅面积由1500平米扩大到2400平米,实现了“一门”要求。二是自助大厅服务升级。“7x24”小时自助服务区由原来的60平米扩大到150平米,自助设备由原来的10台增加到30台。三是规范场所设置。对大厅重新布局,设置税务、交通、公安、不动产、房产5个专业综窗区,及工程建设、企业开办2个主题专区。
4、率先启动乡级政务能力建设提升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关于提升乡镇(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六政办秘〔2022〕108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XX区提升乡镇(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实施细则》,在各县区中率先启动。截至目前,7个试点乡镇(街)已初步完成综窗设置、人员固定和清单梳理等基础工作。
(二)数据资源工作
1、政务信息化项目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建立专家库、项目库、企业库,严把方案论证、政府采购、建设验收等程序,采购第三方咨询公司技术服务,对信息化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2022年,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节省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推动实现统建统维、资金节约、数据共享目标。
2、“数字XX”建设项目申报入库。牵头“数字XX”建设项目已整体打包列入专项债库,本次共15个子项目,涉及10个区直单位,总申报资金约4.2亿元(其中建设资金约3亿元)、总建设周期为25个月。计划分三批建设,总建设投资约2.7亿元。邀请合肥工业大学专家团队编制“数字XX”总体建设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召开4场专题座谈会,深入调研50余家单位和企业,解决我区总体规划问题。
3、数据资源归集工作持续开展。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六安市子平台,为40家区直部门开通平台账号,累计编制数据资源目录清单225条,上传各类政务数据5000余万条。
4、“安康码”助力疫情防控效果突显。通过数据库比对及赋码弹窗,完善赋码解码、热线咨询、现场受理等工作机制。今年的4月和9月,及时启动“安康码”应急专班,7x24小时快速处置群众诉求,精准解答群众咨询。今年以来,共接听解答群众各类咨询4万余人次,处理群众网上申诉7万余人次,12345热线回访满意率100%。
(三)其他中心工作
1、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