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保障
(二)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三)强化地震灾害防范工作
(四)强化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地震预测预报水平不高
(二)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比较薄弱
(三)农村建筑设施抗震能力不高
(四)防震减灾专业人才缺乏
XX区地震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区地震局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现将XX区地震局2022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更加有力。一是始终坚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研究部署,“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得到全面落实,“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在纳入区应急体系规划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由区地震局结合行业实际草拟了“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单行本进行实施。按期召开全区年度防震减灾会议,不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迅速部署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和最新要求,深入推进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于3月12日召开,区长在会上进行了重点要求。二是出台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意见》,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三是将乡镇(街道)、抗指成员单位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占比2分,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层层落实。四是将防震减灾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了防震减灾专项工作的推进。
(二)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一是加强台网建设。XX区现有地下流体观测井1个,强震台2个,水库台2个,地震预警基准台1个,宏观观测点4个(温泉),日常工作中,地震部门注重强化对台站和监测点的管理、维护,定期开展对地震监测台站和监测设施的运行状况巡查,确保地震监测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其中,承担“XX井”水氡、水位、水温、流量等四个项目的观测任务及数据传输,全年处理和上传观测数据100万余组,为省、市和我区的地震监测预报提供了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强化震情研判,密切跟踪监视震情,制定年度震情跟踪方案并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震情紧急会商、月会商、半年会商及年度会商制度,密切跟踪震情动态,及时完成《震情分析》《震情跟踪工作月报》《XX区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等编写和上报工作。三是加强宏观异常测报。对全区“三网一员”人员进行及时统计报备,明确职责,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目前全区共有“三网一员”193人,2022年以来没有收到宏观异常报告。四是在区地震局建立“地震三要素”短信发布平台,震后及时将发震时间、震中地点、震级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全区900余名领导干部,为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避免发生社会恐慌。五是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已安装地震预警终端12台,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安装地震预警APP,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地震信息动态,把握地震舆情,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将地震预警终端推广普及列入“十四五”规划,区政府已进行批复,五年分批安装地震预警终端843套,做到中小学校全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村(社区)、医院覆盖率不低于80%。
(三)强化地震灾害防范工作。一是抓好《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贯彻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区防震减灾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抗震设防管理。认真开展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贯穿于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的选址、立项、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加大抗震设防执法力度,确保各类建设工程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扎实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加大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认真审核出具《XX区建设工程抗震要求审核意见书》,群众办件评价覆盖率100%,好评率100%。三是着力排查地震安全隐患,防范化解次生灾害风险。会同水务、电力、交通、工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发改、住建等相关行业部门,加大对水库、电力设施、道路桥梁、隧道、地质灾害点、油气管道、危险化学品仓库、尾矿库、非煤矿山、工贸企业、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最大限度消除了次生灾害源。5月30日至6月2日,区委、区政府组成五个督查组,对全区21个乡镇(街道)及部分村(社区)开展了以汛期防灾减灾综合督查,进一步强化了区、乡、村三级防灾减灾意识,促进了应急值守、群众疏散、抢险准备等相关工作。四是深入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地震灾害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底数,为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扎实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以地震科普“三个一”助推“六进”活动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