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做好派驻检察
(二)坚持共赢理念,纵深推进巡回检察
一、政治统领、思想铸魂,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XX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XX城郊院在上级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最高检、省、市院工作部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职责任务,秉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法履职,稳扎稳打,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不断深化检察改革、加大监督刚性、完善业务管理、提升队伍素能、优化检务保障,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中全面发力,推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行稳致远,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我院在全市检察机关第二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3名检察干警荣获业务标兵,2名检察干警荣获业务能手。这一年,我院1名检察官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巡回检察人才库,3名检察官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批巡回检察人才库,29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这一年,我院获2024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成绩突出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办案团队获评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团队,政法先锋队获评全市政法系统“枫桥式政法先锋队”,成果斐然。
一、全面凝聚刑事执行检察的工作合力,在维护公平正义中扛起“检察担当”。
(一)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做好派驻检察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督重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减假暂”监督案件。今年以来,办理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共1638件,其中减刑提请1574件、假释提请31件、暂予监外执行提请33件,针对刑罚变更执行提出检察意见239件,制发检察建议144份,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06份,纠正率100%。
全面落实实质化审查要求。紧紧抓住减刑案件中的“重点人员”“重点条件”“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采用高质效办案手段协助检察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提升证据质量,优化办案模式,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在审查案件过程中,我院驻琴断口监狱检察室发现监狱存在提请不规范、证据意识不强、分审部门把关不严等问题,向监狱发出规范减刑提请程序及落实内控机制的检察建议,帮助规范刑罚执行。此外,该检察室创新运用文件检验技术辅助减刑案件实质化审查,经调查核实后查明罪犯李某自书材料由他人代笔,依法向监狱提出暂缓李某本次减刑的检察意见,得到监狱采纳。该案先后入选省、市检察机关优质典型案例,在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检察日报刊登。
公正规范适用假释制度。坚持把好假释提请关、证据审查关、假释执行关,强化检察监督,通过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发挥假释制度的功能,帮助罪犯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好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回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使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最终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驻琴断口监狱检察室通过深入调查核实、走访社矫机构、开展检察听证,助力琴断口监狱实现近8年来的第一例假释成功案例,有效推动假释制度适用。
依法推动暂予监外执行。各检察室积极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确保“应保尽保”政策落实落地。一是建议监狱将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关口前移,以平保为主、急保为辅,降低风险隐患;二是强调内外发力、“医”“保”并重,增强监狱医疗力量,强化日常健康管理,引进医疗专家到监狱内会诊、坐诊,会商开展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三是开展政策解读、释法说理,引导狱警转变观念、消除“怕摔碗不洗碗”的顾虑,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保障罪犯合法权益。驻武昌监狱检察室认真研判,通过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摸排病犯情况、发出检察建议、加强协调沟通,以强有力的措施全方位做好病犯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
持续强化日常活动监督。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依法规范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开实施全流程监督,维护监管场所安全。今年以来,开展出入监谈话超1.3万人次,依法纠正刑期计算错误22件。
创建检察文化品牌矩阵。加大“一部门一特色”“一室一品”文化品牌培育,坚持“主题+特色”相结合的思路,根据各监狱自身特点,以各驻监检察室走廊、墙面为“媒”,融合政治、法治、党建、廉政、队伍建设“五位一体”文化内涵,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营造了整洁、庄严、素雅的驻监办公环境和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优化布局后的检察室,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了我院的检察职责、使命和新理念,更体现了检察文化凝聚思想、涵养品格、增强内生动力的积极作用,成为集思性、观赏性、警示性、启迪性于一体的检察文化载体,为打造我院特色文化品牌矩阵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坚持共赢理念,纵深推进巡回检察
牢固树立“巡回检察也是办案”理念,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规定》,聚焦刑事执行领域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监狱监管执法和刑罚执行水平。
统筹布局,实现监管场所巡回检察“全覆盖”。认真落实最高检、省院关于巡回检察工作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24年度巡回检察工作安排,打出交叉、常规、专门、机动巡回检察“组合拳”。我院先后组成6个巡回检察组,整合各业务条线、检察室的骨干力量,形成跨部门联动工作合力,抽调检察人员20余名,实现了年内对各监狱巡回检察“全覆盖”。今年,已完成对沙洋广华监狱、襄阳襄北监狱的交叉巡回检察,对琴断口监狱、武昌监狱的常规巡回检察,对洪山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女子监狱的专门巡回检察,对蔡甸监狱的机动巡回检察,配合荆门沙洋地区人民检察院、襄阳城郊地区人员检察院、荆州江北地区人民检察院对汉阳监狱、汉口监狱开展交叉巡回检察。
明确焦点,监督纠正违法违规问题“零死角”。巡回检察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案件审查、实地检察、复听复看、综合协调等若干办案组,采取调阅卷宗、调看监控、谈话调查等多种工作方法,实行分工负责,注重由表及里,突出监督刚性,排查违规线索,敢于动真碰硬,实现精准监督。积极开展巡回检察“回头看”工作,针对长期性、顽固性问题共商对策,对前期巡回发现的监管场所存在的工作漏洞、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督促落实,真正做到“巡回一次、提升一次”,确保巡回检察工作质效和权威。
二、忠诚履行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在推进高质效案件管理中提升“检察效能”。
细化案件数据管理。坚持案件管理与办理并重,对各类案件的受理、期限、程序、质量等进行全流程管理、监督、预警,进一步规范我院各类案件受理、流转、送案程序,常态化开展“在办案件”程序性问题日常监控、业务数据日常审核、检查督查,持续规范各部门、检察室执法办案行为,切实发挥案件管理“枢纽”作用,促进管理与办案融为一体。
强化业务质效研判。通过检察业务统计、检务小助手、数检通等辅助系统,扎实做好业务数据收集、业务质效分析工作,全年开展业务数据及质效分析研判12次,保证数据真实、客观、准确,定期对履职办案质量、效率、效果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切实找准影响检察办案质效的“症结”,有针对性地补齐弱项、做优强项。强化检察委员会的个案决策、业务指导、组织管理和内部监督功能,以规范完善检委会运行机制为抓手,制定《XX城郊院关于落实检察委员会工作的措施》,召开5次检委会,全方位推动检察管理提质增效,推进检察业务管理宏观把控。
深化案件质量评查。围绕科学管理,始终坚持高质效导向,在充分发挥业务数据宏观分析研判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做实微观层面的案件质量评查,把“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严格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规定,积极制定2024年XX城郊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计划和方案,采取重点评查、专项评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我评查,抽选122件案件,全面审查案件办理是否合法规范,切实增强评查监督的力度和刚性,将司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全面深化检务公开中传递“检察温度”。
一如既往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始终坚持“如我在诉”工作理念,深入融合检察职能与群众需求,积极搭建检民沟通桥梁,持续强化诉源治理,通过“检察+调解”办案模式,在“办小事”中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驻蔡甸监狱检察室受理刑满释放人员夏某某控告申诉案件时,我院分管副检察长及驻监检察官认真听取上访人诉求,认真审查案件材料,与监狱民警、相关人员调查谈话,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制发检察建议书等方式等促使达成和解协议,最终实现“事心双解”。当事人夏某某深受感动,息诉罢访,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一丝不苟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实质性”化解理念,及时进行线索分流,全力做好检察信访工作。2024年,我院优化升级12309检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营造整洁、和谐、有序的来访接待环境,共受理来信来访43人次,坚决做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答复,大力提升信访接待环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一心一意做优检察公开听证。积极推进听证员库建设,广泛吸纳社会各行各业具备专业知识、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听证员入库,确保听证员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严把入库资格关,最终确定首批入库听证员15名,含法学、医学、消防、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家、社区代表等。充分发挥听证员在矛盾化解、司法办案等方面的作用,全年共对317件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开展公开听证,其中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与12次。积极优化听证程序,探索开展上门听证、简易听证,驻汉口监狱检察室对4名申请假释服刑人员开展狱内公开听证,其它监狱服刑人员代表共同参加听证,法治宣传效果显著。
一以贯之护航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