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二、完善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制度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五、开展大思政课程建设
六、以课题为载体
关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报告
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核与真义所在。近年来,xx省xx市xx区公园路xx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好学校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实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建统领,增强方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确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由一人担任;设置党支部副书记负责党建具体工作;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党员;另有14名党员,其中5名党员担任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每月初,在支委会初步商讨的基础上,召开党务会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随后召开校长办公会议部署具体工作,保障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了“一岗双责”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也为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极大地强化了党建工作效果和引领作用。
学校党支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在实施中采取多种方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教学研究过程中,保证教科研工作政治方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党员活动与教研、科研活动相结合,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学校党支部带领工、青、团、妇等群众组织,建立困难教师档案,定期进行慰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增强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学校党支部为实现“开门抓教育”,构建了“家校共建制度+无障碍沟通渠道”的机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并且为家长优化自身教育方式提供可行性建议。党员教师定期主动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取得联系,或座谈、或电联、或走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教师群体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和学校共同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向心力。
二、完善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制度,为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提供坚实保障,增强规范性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依赖于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也更多地依赖于工作机制的完善与执行。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能够使学校职工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确保教育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xx小学根据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党建教育融合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即通过“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活动,运用党的先进理论解决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和发展提升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学中做,做中学。建立《党支部为民办实事纪要》和《学校发展规划意见征集册》,与党员教师定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教师真实想法与生活困难,并且做到收集一条及时研究反馈、处理解决一条,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学校“君子教育”课程育人实施考核评价细则》,党支部、办公室及德育、教学部门把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责任到人,协同配合,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法治学校建设和清廉学校建设等专项工作,制定并完善学校各领域监督机制。根据“党建教育融合学校管理评价机制”要求制定了《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标准》并细化考核条目。
在“党建教育融合学校管理评价机制”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凝聚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校师生在行走中、在游戏中、在课堂中、在教研中、在课题中、在墙壁上全方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xx小学“新君子文化”的三个核心内涵包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养谦诚之德,行君子之风”的办学理念下,打造“新君子文化”,在注重内涵发展的同时,营造沉浸式育人环境氛围,将学校教学楼、操场内外等场所空间充分利用,精密设计。同时,重视创新学生的课程学习输入及输出方式,关注师生课程实践教学静态与动态成果分享,将师生在课程学习中创作的学业评价单、微景观、剪纸、书法、绘画及艺术小报等成果作品的展示与文化环境的创建紧密结合。光电长廊“、xx校园电视台”LED彩屏、各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等电子宣传窗口,成为学校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学校坚持党建统领全方位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君子文化”氛围,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