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引领铸魄力
(一)深研全会精神
(二)精学党纪法规
(三)筑牢意识防线
二、网络安全筑坚盾
(一)细化安全架构
(二)严格安全监管
(三)拓宽安全教育
三、信息化建设推发展
(一)优化信息基础
(二)数字经济强引领
(三)电子政务促融合
四、网络治理结硕果
(一)内容管理重规范
(二)行业自律强引导
(三)网民诉求快响应
五、舆情应对巧施策
(一)舆情监测全覆盖
(二)舆情研判精分析
(三)舆情处置快响应
六、廉政建设筑防线
(一)党纪教育常抓严
(二)正风肃纪强力度
(三)基层减负显成效
七、法治思维贯全程
(一)学法普法同步行
(二)依法管理严标准
(三)法治建设共协力
八、创新举措展特色
(一)智慧网信新平台
(二)网络文明新行动
(三)网信人才新培育
xx网信办主任2024年述职述廉报告
在2024年度,市委坚强领导指引下,我带领市委网信办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坚定守护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纲领,全面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建设、网络综合治理等核心任务,致力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为全市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和舆论保障。现将全年工作进行述职汇报如下。
一、思想引领铸魄力,政治定力固根基
(一)深研全会精神,校准网信新航程。组织全办人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专题研讨活动20次,人均撰写心得5篇,累计学习时长超过120小时。深刻把握全会对网络强国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驱动引领等方面的新要求,精准厘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明确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增强网信干部在新时代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基石。
(二)精学党纪法规,严守廉洁自律。深入学习党纪国法,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3部以及网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5部。组织集中培训10场次,邀请纪检监察干部与法律专家授课5人次,开展法规知识测试3次,平均成绩达85分以上,合格率为100%。系统学习与严格考核,使网信干部明确纪律红线与法律底线,确保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提升网信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三)筑牢意识防线,掌控网络舆论场。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讨部署15次,制定责任清单,明确任务30项。强化对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舆论阵地的监管,审核发布网络信息1万余条,监测舆情信息5000条,及时处置敏感舆情50起。组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20场,覆盖网信干部200人次,显著提升全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网络宣传引导、舆情应对处置等方面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网络安全筑坚盾,防护体系铸高墙
(一)细化安全架构,全面管控网络风险。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制定并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制度15项,明确网络安全标准10个。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20次,评估覆盖网络系统50个,识别并整改安全隐患30处。强化网络安全技术防护,部署网络安全设备50台,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应急演练10次,有效处置网络安全事件5起,确保网络系统稳定,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二)严格安全监管,违法违规必究责。增强网络安全监管力度,进行网络安全执法检查25次,覆盖检查网站30家、网络运营企业20家。查处网络安全违法违规行为15起,处理责任单位10家、责任人20人。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定期发布网络安全通报8期,督促整改网络安全问题25个,提升网络运营者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促进网络空间秩序的规范化。
(三)拓宽安全教育,全民共筑安全防线。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普及活动,制定6项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成功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40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覆盖人群逾10万人次。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培训15次,培训人员达1500人次,覆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等,全面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三、信息化建设推发展,数字赋能展宏图
(一)优化信息基础,网络覆盖广拓展。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建设规划10项,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增通信基站100个,实现城市重点区域和交通枢纽5G网络全覆盖,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提升至98%。优化网络带宽,城市家庭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300Mbps,农村家庭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50Mbps,为数字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夯实基础。
(二)数字经济强引领,创新发展增活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15项,扶持数字经济企业30家。创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4个,吸引入驻企业100家,实现产值突破50亿元。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改造企业50家,实施数字化项目20个,显著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三)电子政务促融合,服务效能大提升。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功能20项,整合政务服务事项200项,实现网上办事率达到95%。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共享数据30类,交换数据量达500GB,大幅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协同办公水平,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与服务质量。
四、网络治理结硕果,清朗空间惠民生
(一)内容管理重规范,网络生态更健康。进一步加强网络内容管理,制定实施网络内容管理规定25项,明确信息发布审核流程45项。积极开展网络内容专项整治行动12次,清理违法违规信息3.7万条,处置不良账号4,500个。建立并优化网络内容监测机制,监测信息89.3万条,及时发现与处理有害信息,营造网络清朗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行业自律强引导,主体责任落实处。推动网络行业自律建设,组织103家网络运营企业签订自律公约,开展行业培训活动18次,累计培训从业人员8,400人次。建立网络行业信用评价机制,对68家网络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并发布信用评价结果6期,促使网络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运营行为。
(三)网民诉求快响应,权益保障添力度。积极回应网民诉求,建立高效网民诉求处理平台,受理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