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
二、正视问题、剖析根源
三、聚焦关键、持续发力
在XX县“提能力、转作风、促实干”干部能力作风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提能力、转作风、促实干”干部能力作风提升行动推进会。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作风效能警示教育片,片中反映的问题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会议也通报了相关情况,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头看的“总结会”,也是一次向前走的“加油会”,更是一次抓落实的“誓师会”。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总结今年“新春第一会”以来我县干部能力作风提升行动的阶段性成效,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对下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动员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行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能力作风保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能力作风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自年初启动“提能力、转作风、促实干”行动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了全县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可以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氛围日渐浓厚,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更加充足,行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大学习、大培训”蔚然成风,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有了新提升。我们深知,没有过硬的能力,担当就是一句空话。行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我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聚焦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举办各类专题学习超过1000次,组织专题研讨270余场、业务练兵260余次,选派干部外出学习考察近140次。全县各级各类培训班举办超过90期,参训干部累计超过5000人次,其中针对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急需领域举办了超过30期专题培训班,培训干部群众达6000余人次。这些培训不仅数量多、覆盖广,更注重质量和效果,多个培训项目的学员满意度都达到了98%以上。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破解发展难题的“十八般武艺”更加娴熟。
二是“动真格、求实效”导向鲜明,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作风问题积弊甚深,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行动中,全县党员干部深入自查,累计查摆各类问题超过4.5万条,目前已完成整改4.4万余条,整改完成率高达97.1%。我们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向项目现场、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全县干部累计入户走访超过400次,现场调解矛盾纠纷160余起,成功化解信访积案近100件,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230余件。作风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我们开展的“群众评机关、群众评干部”活动中,收集到的网络有效评议票超过4000张,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97.5%,这组数据真实反映了群众对我们作风转变的认可。
三是“重实干、创业绩”氛围浓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有了新成效。开展能力作风提升行动,最终要落脚到推动发展上。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这次行动,全县上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越来越浓。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得到破解,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得到有效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XX形象”的理念深入人心。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全县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用“辛苦指数”换来了发展的“增长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每一位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问题、剖析根源,能力作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仍需持续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我们的新使命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新期待相比,我县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一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学用脱节、本领恐慌”的现象。有的干部满足于“一招鲜、吃遍天”,对新知识、新业态、新模式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面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存在明显的“本领恐慌”。有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满足于读了几本书、参加了几次培训,但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领导发展的能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用“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
二是在工作作风上,存在“上热下冷、浮于表面”的现象。从督查情况和群众反映来看,少数单位和干部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有的单位抓工作习惯于“开会发文”,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停留在“纸上”和“嘴上”,缺乏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和一抓到底的韧劲。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慵懒散拖”,满足于“过得去”,不追求“过得硬”,存在“躺平”心态和“佛系”思想,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三是在担当精神上,存在“畏难避事、不敢碰硬”的现象。一些干部在矛盾和问题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