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政治站位
二、聚焦平台属性
三、深化协同联动
四、加强队伍建设
在XX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网格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集大家召开这次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网格长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共同复盘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精准剖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挑战,并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效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区委社会工作部通报了近期全区网格治理的整体态势,下发了考核评估的有关工作提示,XX镇、XX镇等五个单位的网格长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思考,听后很受启发。这些发言既有来自一线的生动实践,也有对治理规律的理性探索,充分展现了全区网格长队伍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自全区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以来,在座各位以及奋战在全区基层治理第一线的所有同志,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一套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已初步建立,一个条块结合、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正加速形成。实践的成效最终要靠数据和事实说话。从今年3月到10月,全区68个综合网格高效运转,累计协调解决了涉及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三跨”难题820个,这820个问题的解决,背后是无数次不厌其烦的沟通协调和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
特别是在与XX地铁公司的共建合作中,通过深度联动,形成了51个卓有成效的共建项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地铁站口无障碍设施问题,已率先完成5处关键点位的盲道增补与修复,让城市温情落实到细微之处。围绕11个重点轨交站点的非机动车乱停放“顽疾”,通过整合执法、管理、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展开集中攻坚,相关区域的乱停放现象同比下降了20.3%,站区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条块协同机制的强大生命力。
年初,各综合网格立足区域实际,精准“画像”,各自确立了年度重点攻坚事项,共计68个。截至目前,整体完成率已达到86.8%。这些攻坚事项,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同志们迎难而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比如,XX镇XX网格依托“网格+地铁”协同治理机制,聚焦居民诉求最集中的“盲道缺失”“非机动车乱停放”“隔音屏安装”等焦点问题,逐一销项,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XX镇XX网格在面对商业街区跨门经营和噪音扰民等传统治理难题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是创新性地推出了“零投诉路段+文明激励”机制,引导商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构建了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广场舞噪音问题,成立专项治理小组和“网格静音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一些网格在专项治理上同样取得了突破。XX镇XX网格区域内工地集中,施工噪音一度是投诉热点,网格将其列为头号攻坚事项,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协商,相关投诉举报类工单同比大幅下降了34.2%。XX镇XX网格针对大型商场周边道路的拥堵和乱停车问题,持续发力,相关投诉举报类工单同比骤降68.2%。XX路街道XX网格辖区沿街店铺林立,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大,通过常态化巡查与联动整治,相关投诉举报类工单同比下降了37.5%。
这些数据、案例和成效,是衡量工作最客观的标尺,也是对在座各位以及全区所有网格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是一项深刻的治理变革,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当前的工作,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面对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一些治理场景的响应处置效率仍有待提升,一些网格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存在不足,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召开今天的会议,就是要正视这些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时代内涵
首先要思考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何要如此坚定地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这绝非一项常规性的工作部署,而是事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抉择。
其一,这是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必由之路。所在的XX区,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功能复合、诉求多元的现代化城区,正面临着超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治理挑战。传统的、基于垂直分割的部门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那些跨界、复杂、动态的社会问题。网格化治理,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塑。它通过“一张网”覆盖全域,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神经末梢”。而党建引领,则是为这张“网”注入灵魂、提供核心动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元力量、统筹各方利益,形成“一盘棋”的大治理格局,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其二,这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在要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句话的落脚点,最终要体现在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上,体现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解决上。网格,就是离群众最近的治理单元,是感知群众冷暖、回应群众诉求的最前沿阵地。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党的工作融入网格中,就是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最彻底的贯彻,确保党和政府的服务能够最直接地抵达群众身边。这项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
其三,这是锻造高水平治理队伍的实践熔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关键在人。网格长队伍,是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关键枢纽。大家身处矛盾问题的第一线,面对着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最直接的群众诉求。这个岗位,既考验着同志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锤炼着大家的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说,网格是培养锻炼干部的“赛马场”和“练兵场”。把这支队伍建好、用好,不仅能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更能为全区干部队伍建设储备一批懂基层、善治理的骨干力量。
二、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