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正视突出问题
三、聚焦关键环节
四、加强组织保障
在XX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宣读了《XX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是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制定的,是指导我们开展专项整治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决定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地方的教育生态好不好,人民群众对教育满不满意,首先就看师德师风正不正。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
第一,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如果师德失范,立德树人就无从谈起。我们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这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迫切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师德师风问题高度关注。个别教师的失德失范行为,看似是个案,但损害的是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伤害的是学生和家长的感情,侵蚀的是教育的公平与公信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教育的公平正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这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最可靠的保障。反之,如果师德师风出现滑坡,教学水平再高也偏离了教育的正轨。我们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激发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正视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当前师德师风领域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长期以来,我市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各种因素影响,师德师风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根据调研和日常掌握的情况,当前个别教师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六化”现象:
一是敬业之心退化。有的教师事业心不强,把教书育人当作谋生手段,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工作敷衍了事,教学态度不端正,课前不备课、课上随意讲、课后不辅导,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二是奉献之心弱化。有的教师功利思想严重,过分强调个人得失,计较物质待遇,缺乏奉献精神。对工作任务挑肥拣瘦,不愿承担额外工作,对学困生缺乏耐心和关爱,甚至歧视、排斥学生。
三是诚信之心淡化。有的教师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中虚报材料、拉关系、走后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言行不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失信于学生。
四是仁爱之心钝化。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存在变相体罚或心罚学生的现象。与学生沟通不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未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是廉洁之心软化。有的教师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违规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六是道德之心虚化。有的教师理想信念动摇,在课堂上发表错误言论,传播不良价值观,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言行举止不符合教师身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