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工委及其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情况
二、总体情况
三、集中整改进展情况
(一)关于“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抓得不实”问题
1、部分问题整改不够深入
2、日常管理缺乏监督
3、建章立制不到位
(二)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差距较大”问题
4、贯彻落实不够深入
5、底子不清
6、法纪意识淡薄
7、人员配备不足
(三)关于“民主决策程序不规范”问题
8、“一征三议两公开”程序运用缺失
9、监委会职能作用发挥差
10、财务公开不透明
(四)关于“对社区严管严抓用力不足
11、资产管理漏洞较多
12、资产处置运行不规范
13、资产未达到保值增值
14、集体负债过重
15、资产变更登记不及时
16、资源配置利用率低
17、集体资源被抢占
18、税费流失
19、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混乱
20、社区下属经营公司资金管理不规范
21、资金管理缺少监控
22、款项长年滞留
23、大额现金支付
24、长期挂账
25、违反财经纪律
26、入账票据不规范
27、滥发补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严格标准要求
3、强化成果运用
X街道党工委关于区委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三资”)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4年X月X日至X月X日,区委第五巡察组开展了城市社区“三资”管理专项巡察,同步开展专项审计监督,延伸了解了X街道12个社区“三资”管理。X月X日,区委巡察组向X街道反馈了巡察意见。针对反馈问题清单,X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高效推进各项整改任务。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工委及其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情况
X街道党工委把巡察反馈意见作为对街道党工委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一次“整体把脉”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一次“集中问诊”,把抓好巡察整改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巡察反馈意见后,街道党工委书记X同志认真履行巡察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党工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为保证整改速度和质量,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就整改方案制定、整改工作推进、重难点问题整改等先后组织召开6次党工委专题会议,针对性地查找问题原因,扎实有效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大力支持纪工委履行监督职责,对整改不到位、进度缓慢的责任科室(社区)和责任人严肃批评问责,限期处理解决,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总体情况
截止12月25日,巡察反馈的27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27个;制定的69条整改措施,已完成69条。巡察移交的1件信访事项,已办结1件。
三、集中整改进展情况
(一)关于“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抓得不实”问题
1、部分问题整改不够深入。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街道党工委定期召开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议,对2021年以来共计两轮巡察整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学习了三资支付方案及制度。各科室对照进行了自查自纠,整改了三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整改后,社区、三资中心、分包社区领导能够严格按照三资支付方案和相关制度加强审核,确保了管理规范。二是街道纪工委联合三资办组成专班,针对之前两轮巡察整改中未完成的问题进行了三轮“回头看”,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逐一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加快了整改进度。经过再次集中整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在街道街道纪工委的监督推动下,已完成“三资”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制定,已完成2024年4至10月社区财务支出规范问题自查自纠。对区委巡察中交办的“宗教协理员资金发放不规范”等问题涉及的4个社区和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集中约谈和党政纪处理。目前,前期巡察整改反馈问题已全部处理到位。
整改完成情况:已整改完成
2、日常管理缺乏监督。没有积极完善并推动“三资”管理制度体系,未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缺乏跟踪监督,使得许多环节缺乏必要的制度依据和决策参考,导致管理过程约束力度不足。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完善了“三资”管理相关制度,并下发各社区。针对社区“三资”管理制度的应用落实,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培训,确保了社区“三资”管理有据可依。通过完善制度和专题培训,各社区开展工作有了具体遵循,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二是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题人事工作会议,指导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四个社区四名监委会成员,进一步充实了社区监委会队伍,监委会成员能够经常性发挥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区“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督。三是街道三资办积极作为,明确专人对社区的往来支出票据和相关佐证资料进行把关审核,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三资”的常态化管理。自9月份以来,三资办督促社区日常整改问题三十余个。对发现的问题情况,第一时间进行了提醒教育,立行立改,从根本上防范了问题发生。
3、建章立制不到位。X街道超标准购置办公用品等,未见到相关的整改措施和资料。关于“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街道和社区虽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但在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等制度方面操作性不强。X街道X、X社区2021年-2023年的合同签订中,要素不全,服务内容、权利义务不明晰,存在合同纠纷隐患。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根据工作需要,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完善修订了《X街道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街道社区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提升了街道社区两级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支出、手续完善等工作程序和相关规定的知晓度。二是街道和社区分别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了上级下发的办公用品购置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办公用品购置标准,从根本上严格防范超标准购置办公用品问题。针对前期部分社区出现的超标准购置办公用品问题,已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整改工作档案。三是街道组织纪工委、财所、三资办等相关人员,对各社区财务合同进行了两轮全面检查,并指导各社区完善了相关合同要素。其中,X、X两个社区已经逐项补充完善了合同签订中存在的漏洞问题。其他社区也进行了对照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已整改完毕。经过社区自查、集中督查,社区新签订的服务项目合同未再出现类似问题。
(二)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差距较大”问题
4、贯彻落实不够深入。全区“三资”管理任务分解不精准,职能分散,缺乏统一的主管部门和制度规定。我区的实际情况是,城区街道社区“三资”管理中心由街道纪工委分管,乡(镇)村“三资”由乡(镇)农村农业中心分管,纪委负责日常监督检查,财政局负责城市社区“三资”管理,农村农业局负责村改居社区和乡镇行政村“三资”管理,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按照职能职责去落实,造成职责不清。2024年5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始,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财政局才分别针对社区和村下发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班子成员先后2次分别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和社区“三资”管理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各社区每月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网络教育课堂开展一次“三资管理”“党规党纪”等主题集中学习。二是对社区“三资”管理职能任务等进行明确:X街道“三资”管理中心设在党政办,由分管党政办的班子成员具体牵头分管,街道纪工委负责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了街道三资管理有人负责、有人监督。三是街道“三资”管理中心制定完善社区“三资”管理相关工作制度,修改2条,增加3条,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社区“三资”支出分包社区班子、组织委员和办事处主任三级联审会签职责,堵住了“三资”管理漏洞。
5、底子不清。“三资”管理中心对街道部分“三资”管理问题研究不深入,职责不明晰,信息掌握不全面。参加谈话的5名中心主任,不能准确说出本单位应承担的职责、指标任务和承担任务完成情况。在抽查中发现部分社区存在资产登记不详、资源无登记的情况。如,X街道10个社区资产登记不详、资源登记不准。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街道“三资”管理中心分管领导定期研究街道“三资”管理问题,8月份以来共研究3次,向街道党政班子会议提交议题2个,实现了常态化规范管理。二是组织街道“三资”管理中心具体责任人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加强对社区“三资”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岗位职责,督促街道三资办及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发挥作用。三是街道三资办指导12个社区对社区资产、资源、资金等统一进行了信息登记,每月动态更新,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并定期对12个社区建立的资产登记台账进行检查,每月一更新一核对,确保了社区资产登记信息详实、准确。
6、法纪意识淡薄。“三资”管理人员对社区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习以为常”、“轻拿轻放”,对存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熟视无睹、放任不管。2021年以来,群众身边微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五个街道办(53个社区)先后有87人(次)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因“三资”管理问题受到处分的35人(次),占比40.2%。其中12人为社区主要负责人。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街道每月组织社区“三资”管理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一次“三资”管理的相关法规法纪,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目前,已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3次,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法纪意识。二是利用周一工作例会经常性集中开展“三资”管理“以案促改”,集中学习“三资”管理问题典型案例,并开展交流研讨。目前,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次,交流发言10人次。大大提升了社区干部对“三资”管理工作的警觉性。三是街道“三资”管理中心每月组织各社区开展一次社区“三资”管理违规违纪问题自查自纠。截至目前,已自查自纠相关问题50余个,及时完善了相关报账手续等。移交街道纪工委问题线索2个,并进行了及时处理。
7、人员配备不足。五个街道办“三资”管理中心承担整个办事处和社区的“三资”管理重要任务,但人员缺配严重只有1到2人,部分人员还承担有街道办的其他工作,责任心不强,且会计人员更换频繁,影响了“三资”管理工作质效。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已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要求,调整了街道“三资”分工和责任人员,目前X街道“三资”管理中心相关职能由党政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并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了街道“三资办”的职责任务。二是在现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了街道“三资”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由党政办主任X兼任“三资”管理中心主任,配备X、X两名工作专干。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对社区“三资”管理进行严格把关。三是要求各社区保持会计人员的工作稳定性,不频繁更换负责同志。并定期组织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三资”管理工作质效。近期以来,社区会计人员未发生变动,已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活动3场次24人次。
(三)关于“民主决策程序不规范”问题
8、“一征三议两公开”程序运用缺失。社区党支部在社区事务管理中普遍不重视“一征三议两公开”的运用,缺乏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巡察中,90%的社区未能提供开展“一征三议两公开”相关资料。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街道党建办在8月以来对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记录本进行了3次检查指导,并逐社区反馈问题整改。并对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各社区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组织各社区开展了“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重大事项表决”“大额现金支出”等实际案例操作演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三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街道党建办在各社区开展了调查摸底,征集了部分社区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了调研材料,一并上交区委组织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9、监委会职能作用发挥差,居民参与度不高。各社区普遍存在监委会监督意识不强,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清,民主监督力度不足。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组织社区监委会成员开展了专题培训,提升了社区监委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对社区重大事项的监督。自8月份以来,共开展培训2场次40余人次。二是街道纪工委牵头对社区监委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社区监委会通过列席社区工作会议,每半年向街道党工委做一次专题汇报等方式,加强了对社区工作的监督。三是在街道纪工委的监督指导下,12个社区监委会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对监督事项、清单内容等进行规范整理。街道纪工委组织了2次专项检查,对12个社区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反馈,社区及时进行了整改。社区监委会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10、财务公开不透明。社区财务没有做到公示、公开。大部分社区的公开栏设置在社区办公地点院内,不便于群众了解情况,内容长期不更新;部分社区财务公开栏形同虚设,个别没有设置公开栏,群众缺少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各社区通过召开“两委”会议,明确了由社区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公开的具体负责人,对党员发展、财务支出、低保救助等涉及本社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财务事项及时在公示栏进行公开。社区居民能够通过公示栏及时、准确了解到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各社区对公开栏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整改。X社区、联合社区结合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重新规划了公开栏,公开栏位于社区外部,比邻次干道,做到了面向群众。目前,12个社区均在醒目位置、开放区域设置了党务政务财务“三务”公开栏,符合要求和规范。三是街道纪工委联合党建办,对各社区公开栏进行了三轮暗访检查,检查中发现各社区均能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