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三级联动、聚势成合
(一)县委重点建设“指挥中心”
(二)乡镇着力打造“先锋团”
(三)在村级层面
二、坚持“三重资源”深扎基层
(一)资金下沉助力
(二)人才下沉聚力
(三)制度下沉赋能
三、坚定“三大工程”固本强基
(一)推进“集体经济提质”工程
(二)推进“乡风文明提优”工程
(三)推进“基层治理提效”工程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Xxx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xxxx宜’行动”为方向,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大行动”为抓手,努力做到强基固本、产业兴旺、人才辈出和治理优化,全力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坚持三级联动、聚势成合,彰显组织优势
县委将“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落实,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共同协调管理,形成职责明确、层层压实的工作网络,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全面推进的格局。
(一)县委重点建设“指挥中心”。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进行统筹决策,县委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局,由一个办公室和六个专班具体落实,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切实加强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推动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制定《××县党建引领“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实施方案》,具体细化为6大方向和18项任务,分发任务单、提醒单,确保按单推进、按单督战、按单追责,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整体作战的责任落实闭环体系。
(二)乡镇着力打造“先锋团”。根据实际需求,对乡镇党政领导进行中期调整,选拔5名乡镇干部晋升至乡镇党委书记,4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和2名乡镇人大主席调整担任乡镇长职位,同时抽调4名县直单位优秀干部调任乡镇长,围绕行动规划,确立“书记项目”,分解实施任务,凝心聚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主心军”,运筹“六美四宜”的“大棋局”,推动全域提升、整体跃升。
(三)在村级层面,打造“先锋营”。常态化进行村“两委”班子的分析研判,调整了7名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和2名村委会主任,做到“能者上”、鼓励“有为者”、淘汰“平庸者”。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制度,将责任压力传递到“神经末梢”;成立“党员突击队”和“党员责任区”,鼓励党员主动承担任务,勇挑重担,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自觉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坚持“三重资源”深扎基层,彰显组织担当
县委着力将优质资源、专业人才以及制度要素下沉到基层,通过提升阵地能力、凝聚队伍能量、赋予制度活力“三能推进”策略,夯实基层基础,消除短板弱项,努力将“关键变量”转化为“振兴增量”。
(一)资金下沉助力,全面打造“坚实壁垒”。投入1200万元,以“六好”党支部创建为目标,建设“六美四宜”精品示范村25个,“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60个,推广“五定十条”与“双规范双提升”机制,提升硬件和软件水平,以“小阵地”凝聚民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锁定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执行“4个1”整顿方案,9名县级领导“联村整顿”、12名乡镇领导“包村整顿”、11名驻村第一书记“助村整顿”、15个市县帮扶单位“协村整顿”,夯实推进“六美四宜”作战堡垒。
(二)人才下沉聚力,锻造基层“冲锋力量”。实施村党组织“领头人”后备力量储备行动,充实920人后备人才库;构建“党校课堂+教育基地+实践体验”培训体系,组织26个专题培训班,覆盖1500人次;开展“党员进党校”活动360期,覆盖20300人次,致力打造一支勇于探索、肯干实事的“骨干尖兵”。借助省校合作的机遇,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库”,与××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小院”,推出“太行云牛”网红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引进“国家岐黄学者”团队,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服务。推深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全面掌握和发现优秀干部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