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2025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生态本底与保护现状

二、保护工作实施进展

  (一)执法监管与栖息地保护

  (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三)科学监测与科研支撑

  (四)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

三、成效与挑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保护体系

  (二)深化科学修复

  (三)创新机制建设

  (四)强化能力建设

XX2025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XX县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承担着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障水源安全的战略使命。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全县以系统化治理思维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将2025年度阶段性进展汇报如下:

一、生态本底与保护现状

XX县地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特殊,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县域内现存种子植物超3000,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32,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鲵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白琵鹭等。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在65%以上,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关键栖息环境。

二、保护工作实施进展

()执法监管与栖息地保护

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林业、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巡查47,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6,收缴猎捕工具28件。对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观音河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实施遥感监测与地面巡查相结合的保护模式,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同比下降23%。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定期评估机制,完成3处生态敏感区边界勘界立标工作。

()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投资3700万元实施双河口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平方公里。投入2400万元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设生态隔离带8.2公里,生态护岸3.5公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取得显著进展,累计完成治理面积50余公顷,植被恢复度达8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效率提升40%

()科学监测与科研支撑

建成生物多样性地面观测站点12,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点位58,累计获取野生动物影像数据1.2TB2025年监测记录显示,重点区域鸟类物种数较2023年增加9,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种群数量增长17%。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第一期工程,出版《XX县高等植物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县2025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