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坚持常态监测
(三)强化全程监管
(四)高效组织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技术普及与应用存在瓶颈
(二)资金保障与监管压力并存
(三)长效机制建设仍需深化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政策引导
(二)优化资金管理
(三)健全联动机制
(四)深化宣传教育
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度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2025年,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农房抗震改造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住房安全水平和和美乡村建设内涵。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度,XX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农房抗震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住房安全基础。
(一)健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农房抗震改造工作规范、高效、有序推进,县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并印发了《XX县2025年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年度改造目标任务、细化了补助资金标准、规范了从申请、鉴定、施工到验收的完整工作流程,并制定了详实的保障措施。方案特别强调,必须将抗震设防要求贯穿于住房改造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确保改造工作公开透明、质量过硬。县政府分管领导与县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深入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开展专题调研与现场指导,实地察看农房安全保障现状与抗震房改造进展,现场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社落实、农户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为农房抗震改造的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常态监测,筑牢住房安全防线
工作始终坚守“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根本底线,严格落实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制度。全县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常态化巡查监测网络,对包括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户等在内的六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状况,实行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巡查工作严格遵循“发现一户、鉴定一户、改造一户”的原则,对排查出的疑似危房,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等级鉴定;经鉴定确属危房且符合农房抗震改造政策的,全部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已全面完成全县35990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工作,监测覆盖率达100%,信息录入准确率达100%,实现了存量危房的“动态清零”,确保了所有保障对象“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三)强化全程监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
质量是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的生命线。县住建局严格依据《XX省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评估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规范,全面加强对改造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建立了定期巡查与关键节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重点对农房的地基基础处理、构造柱科学设置、上下圈梁连续性浇筑等关键抗震结构部位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抗震设计要求。同时,对抗震改造方式的选择、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档案信息的建立完善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做到了改造各环节有人管、有人查、有人验,从源头上保证了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
(四)高效组织验收,及时兑现补助资金
为抢抓施工黄金期,县住建局积极动员各乡镇及符合条件的农户提早启动、全力开工建设。在工程竣工后,严格执行验收程序,采取乡镇组织初步验收、县级住建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的“两级验收”模式严把工程关口。验收工作坚持标准,逐户核查,确保改造质量全部达标后,及时足额拨付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至农户“一卡通”账户,做到了“验收一批、合格一批、拨付一批”。至2025年9月上旬,全县216户农房抗震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拨付补助资金516万元,资金拨付及时率与准确率均为100%,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自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安排中省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和财政涉农资金2546.6万元,实施低收入群体农房抗震改造1211户。此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不仅进一步筑牢了农村住房安全防线,更有力改善了广大农户的居住环境,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