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XX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刚才,与会同志集中观看了《XX市2025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问题暗访片》,相关部门汇报了工作进展,这些内容很有针对性,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PM2.5年均值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优良天数比例达82%,即300天,较上年有所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上下特别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辛勤付出。但也要清醒看到,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今年1月PM2.5日均值超标率高达45.2%,说明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4年,全市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部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体现了全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有效举措。但水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必须常抓不懈。
土壤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全市57个详细规划用途变更为“两公一住”且完成土地供应的地块,全部依法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土壤污染防治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历史遗留问题多、治理难度大,需要持续用力。
二、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暗访片和日常督查情况看,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大气污染防治仍有薄弱环节。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达72天,占比19.7%,说明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扬尘污染管控不够精细,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问题仍然存在;移动源污染治理有待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控制不够严格。
水环境治理存在盲区死角。虽然国考断面全部达标,但部分支流、小微水体水质不稳定,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有待巩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区域管网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彻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任务艰巨;部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压力较大。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治理修复成本高、周期长。部分工业企业遗留场地污染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农用地分类管理需要加强,安全利用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土壤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升,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环境执法监管存在短板。执法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突出;“综合查一次”改革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科技赋能水平不够高,智慧监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执法规范化水平需要提高。
三、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对中央和省级交办的各类环境问题,要对照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问题改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