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筛细选
(一)明确标准
(二)规范流程
(三)优化结构
二、多维赋能
(一)聚焦理论武装
(二)突出实践锻炼
(三)丰富教育载体
三、严管厚爱
(一)健全制度体系
(二)强化日常监督
(三)落实关怀激励
在2025年下半年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工程,关乎党的生机活力,影响党的事业兴衰。2025年已悄然过半,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我们齐聚于此,聚焦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旨在梳理总结前期工作,精准锚定下半年方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党员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接下来,我将从“精筛细选,把牢党员发展入口关”“多维赋能,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严管厚爱,强化党员管理执行力”三个方面,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
一、精筛细选,把牢党员发展入口关
党员发展是党的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源头清则活水来”。只有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从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才能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下半年,我们要在发展党员工作上持续发力,做到精准施策、精细落实。
(一)明确标准,精准识别“好苗子”
政治标准是党员发展的首要标准,如同灯塔,指引着党员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制定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政治标准清单,从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道德品行、纪律意识等多个维度,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全面“体检”。重点关注申请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领悟程度,是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政治立场;日常工作生活中,道德品质是否高尚,有无违纪违法行为等。同时,建立动态考察机制,对入党申请人的政治表现进行长期跟踪,防止“带病入党”。例如,在〔具体项目名称〕中,积极参与项目攻坚、表现出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且政治立场坚定的同志,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精准识别,将真正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好苗子”选拔出来。
(二)规范流程,严格把控“成长线”
发展党员工作有一套严谨规范的流程,这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防线。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直至正式党员,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要梳理编制详细的发展党员工作指南,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和责任人,确保流程规范有序。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为每位发展对象建立专门档案,详细记录其从申请入党到成为正式党员的全过程,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流程不规范、材料不齐全的,及时督促整改。比如,在发展党员工作检查中,发现某同志入党材料中思想汇报内容空洞、格式不规范,立即责令该党组织重新审核,并要求加强对入党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三)优化结构,合理扩充“生力军”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的事业对党员队伍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大在高知识群体、青年人才、产业工人、“三新”领域等重点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在高知识群体方面,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沟通协作,建立联系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知识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在青年人才培养上,依托共青团组织,实施“推优入党”工程,将优秀共青团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产业工人,开展“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行动,提高产业工人党员比例。同时,注重在“三新”领域,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优化结构,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党的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多维赋能,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
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载体,精准对接党员需求,全方位提升党员教育的实效性,让党员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一)聚焦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压舱石”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创新学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推送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开展线下集中研讨、实地调研等活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此外,还可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进行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帮助党员更好地把握理论精髓,筑牢思想根基。
(二)突出实践锻炼,提升能力“硬实力”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