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认清形势

二、聚焦关键

三、强化担当

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新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分析形势、查摆问题、压实责任,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当前,我市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也进入了全年的高峰期。汛期、暑期、生产经营活跃期“三期叠加”,风险隐患交织,安全生产的复杂性、严峻性、紧迫性陡然增加。一旦思想上稍有松懈,措施上稍有疏漏,就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使命感,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分析研判季节性风险和周期性规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今年上半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我们欣喜地看到,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市工信局联合供电公司在年初就对电力生产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强调查隐患、保安全;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道路安全风险;市检察院、水利局、司法局等部门通过举办讲座、以案释法等形式,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这些工作为我市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同志们,我必须严肃地指出,形势的暂时平稳,绝不等于高枕无忧;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绝不代表没有重大隐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领域依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必须用“放大镜”审视问题,用“显微镜”剖析根源。

第一,风险叠加的客观压力巨大。“七下八上”的汛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应急能力的大考。今年入汛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防汛任务艰巨。就在不久前,交通运输部的专家组对我市公路进行汛期风险排查时,仅在国道XX段就发现了28处风险隐患,其中包括X大桥、X中桥、X中桥等重要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这还仅仅是公路领域,水利、住建、海洋、旅游等部门所面临的防汛压力同样巨大。与此同时,经济回暖向好,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增多,高温、高湿天气又极易导致作业人员疲劳、设备故障,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显著增多。这两大风险叠加,对我们的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第二,重点领域的存量隐患突出。我们的排查工作虽然一直在进行,但一些领域的顽瘴痼疾依然存在。一是高危行业领域风险不减。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传统高危行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二是人员密集场所风险交织。特别是会议要求的“九小场所”——小商场、小市场、小饭店、小旅馆等,以及学校、医院、养老院这些特殊场所,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健全、疏散通道不畅通、用火用电不规范等问题。我注意到,相关部门曾查处过大凌河贵宾坊歌厅堵塞安全出口、大凌河凯旋洗浴中心消防系统未保持完好有效的案例,这暴露出我们在日常监管上还存在盲区和漏洞。三是燃气安全风险点多面广。从燃气经营企业到餐饮门店,再到千家万户,燃气安全链条长、涉及面广。虽然我们去年以来持续加强了对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但管网老化、用户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依然是我们的心头大患。四是新业态带来的新风险。比如,储能电站、剧本娱乐、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其安全标准、监管责任、管理模式有时还不够清晰,存在监管空白和风险盲区。

第三,安全管理的主观短板明显。一是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悬空。有的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走过场,隐患排查不深入。尤其是对一些危险作业,如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形同虚设。省应急厅早在2022年就组织专家来我市开展过有限空间作业的示范指导,但类似问题是否在所有相关企业都得到了根治?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二是部分部门监管执法偏软。存在“宽松软虚”的现象,对发现的隐患“罚过就算”,未能做到闭环管理、一追到底。三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麻痹。存在和平积习和侥幸心理,认为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离自己很远。这种思想上的“总开关”一旦松动,行动上的“安全阀”就必然会失效。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压垮安全生产这根“稻草”的最后一根。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直面这些问题,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针对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第一,要以“最高标准”抓好汛期安全。这既是一项安全生产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一要强化预警响应。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对雨情、水情、风情的监测预报,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户到人。要严格落实预报预警的“叫应响应”和联防联动机制,确保责任人能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二要强化隐患排查。各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要对水库、河堤、尾矿库、地质灾害点、城市内涝点等重点部位进行再排查、再加固。特别是交通部门,针对前期专家组排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