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
(一)在“堵”上要坚决有力
(二)在“疏”上要精准施策
三、强化领导、协同作战
在XX区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秋季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刚才,区生态环境分局和区农业农村局的负责同志分别就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我都同意,请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作为一项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基本实现,重点时段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卫星遥感监测到的火点数量逐年下降,基本实现了动态清零。同时,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6%以上,走出了一条“以用促禁、疏堵结合”的有效路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个别镇街、个别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认为年年抓、年年讲,工作已经常态化,产生了“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二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仍然不够完善。尽管我们的利用率在提升,但产业化、高值化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收储运体系建设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秸秆离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打通,导致部分农户还田成本高、离田渠道少。三是禁烧管控压力依然巨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秸秆产生量持续增加,管控基数大、战线长、任务重。特别是今年秋季,气象部门预测干旱少雨天气可能偏多,火险等级升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引发区域性大气污染,影响我区乃至全市的发展大局。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全区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厌战情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
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全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今年的秋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禁促用”的原则,既要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坚决禁止露天焚烧;又要拿出“接地气”的好办法变废为宝,全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实现全域、全年、全时段“零火点”,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
(一)在“堵”上要坚决有力,做到禁烧管控“全覆盖、零容忍”
禁烧是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采取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一要深化网格管理,压实落靠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区、镇(街道)、村(社区)、组、户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各镇街是第一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每个村、每个地块都要明确责任人,将责任具体到人头、落实到田块,做到“空间全覆盖、责任全链条、监管无盲区”。要确保每位网格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巡查的范围和处置的流程,真正发挥“前沿哨所”和“一线探头”的作用。
二要强化应急处置,提升响应效能。要建强应急队伍,各镇街要组建不少于30人的应急扑火队,配齐必要的灭火设备,确保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火情。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通过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或群众举报发现火点,必须确保指挥体系在5分钟内响应,应急队伍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完成扑救和处置,并及时上报情况。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绝不能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高压震慑。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频次。对发现的焚烧行为,要坚持“有火必禁、有烟必查、违法必究”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要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对于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和罚款;对不听劝阻、性质恶劣,或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要以放火罪、失火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四要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要牵头,组织各媒体平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