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在XX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及促消费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相关工作部署会议的要求,对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全区的文旅、消费、安全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动员会,也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刚才,相关部门已经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时间长、跨度大,是人员大规模流动的窗口期,是文旅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期,更是展示我们XX区城市形象、检验综合治理能力的关键节点。全区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周”,更是对我们各级干部履职能力、担当精神和应急水平的一场“大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全区人民和广大游客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文旅市场正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年来的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甚至在部分指标上已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这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旅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文旅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宏观环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一方面,我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我们的XX山红叶、XX河历史文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文旅产业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周边地区都在摩拳擦掌,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和优惠政策,力图在假日经济的“蛋糕”中分得更大份额。在这种背景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满足。如何将潜在的“客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如何将一次性的“游客”转化为能够持续传播我区良好口碑的“回头客”,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课题。
因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做好“双节”期间各项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具体行动。要跳出“就旅游抓旅游”的局限思维,树立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大格局,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将文旅的繁荣、消费的促进与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多赢。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统筹推进中务求新实效
做好“双节”期间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在于精准。必须紧紧围绕“文旅出彩、消费升温、安全托底”这三大目标,纲举目张,靶向施策。
第一,深度融合创新供给,全力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假日经济的核心是吸引力。吸引力从何而来?来自于高质量、有特色的产品供给和新颖、能共情的消费场景。
一是要在擦亮本土文化品牌上做足文章。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是我们最独特的竞争优势。要深入挖掘XX文化、XX河故事等在地文化IP的内涵,推动“XX花”等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比如,我们的“XX红叶文旅系列活动”,要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参与度,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红叶”的单一模式,可以结合诗词、摄影、非遗展演等元素,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盛宴。前期备受关注的“XX河·穿越XX过大年”活动,其沉浸式体验的理念值得我们在本次假期活动策划中借鉴。文旅部门要牵头,联合宣传、商务等部门,策划推出一批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的主题活动,如国风市集、非遗体验、户外音乐节等,形成“周周有活动、处处是风景”的生动局面。
二是要在拓展新型消费场景上寻求突破。要顺应当前消费趋势,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业态。要鼓励和引导XX杉杉奥特莱斯、XX亲等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延长营业时间,优化消费环境,举办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商务部门要积极研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适时研究推出覆盖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领域的专项消费券,通过政府补贴与商家折扣的联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最大限度激发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热情。同时,要推动“夜间经济”提档升级,围绕特色街区、重点商圈,打造一批夜间消费聚集区,丰富夜游、夜购、夜食、夜娱等产品,点亮城市的“夜生活”。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文旅工作的生命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越是节假日,安全这根弦绷得越要紧。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
一要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要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安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