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评估
二、聚焦关键
在XX县2025年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2025年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XX省、XX州关于项目投资工作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全面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差距、精准发力,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热潮,确保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评估,在肯定成绩中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项目投资的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府投资管控日趋严格、传统基建投资高峰回落等多重严峻挑战,全县上下没有退缩、没有彷徨,而是迎难而上、承压奋进,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求变中谋发展,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工作破局突围,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回顾2024年的工作,我们实施了141个重点项目,尤为可喜的是,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大幅提升至48.8%,相较于2021年的5.8%,实现了结构性的优化和质的飞跃。同时,我们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成功争取到中央和省、州转移支付资金21.75亿元,以及各类债券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问题就在眼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放大镜”审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当前,我县项目投资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不容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乐观。
一是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支撑性严重不足。我们的项目储备库看似数量不少,但真正符合国家最新政策导向、质量高、体量大、能迅速落地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压舱石”式项目还很缺乏。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研究政策、谋划项目的意识和能力。2024年我们虽然谋划了380个项目,概算总投资超过950亿元,但最终能够进入实施阶段的仅有141个这充分暴露了我们从“谋划”到“实施”的转化链条存在巨大鸿沟。
二是项目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纸上画饼”的项目多,“地上结果”的项目少。新入库项目不仅数量偏少,而且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缺乏能够挑大梁、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转化率低,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对比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1.17亿元的规模,2023年骤降至49.65亿元这种断崖式的下滑给我们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要实现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的目标,我们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
三是项目推进的力度和要素保障严重滞后。一些已经开工的项目,进展缓慢,成了“蜗牛工程”。究其原因,审批环节耗时过长、用地指标难以落实、融资渠道不畅通、环境评价受限等要素保障问题是关键瓶颈。各相关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不强,“九龙治水”但合力不足,导致项目方“望眼欲穿”,投资热情和信心受到打击。
四是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不足。有的同志对项目投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面对困难,习惯于讲客观理由,不善于找主观办法;安于现状,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跳起来摸高”的劲头。这种精神状态,是抓好项目投资工作的最大障碍。
以上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逾越的“高山”和必须攻克的“堡垒”。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立即行动起来,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坚决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二、聚焦关键,在精准发力中攻坚克难,全面掀起项目投资建设的新高潮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项目投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落实为要”的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
第一,必须以更高站位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没有项目的持续投入,经济增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抓项目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