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
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三、主攻项目、力促投资
四、强化担当、狠抓落实
在XX县经济运行暨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受XX书记委托,我们召开这次全县经济运行暨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近期省委、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县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研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工作,特别是项目建设和投资促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刚才,县级有关部门、重点项目策划生成攻坚专班和部分镇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提出的措施也很有针对性。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决战决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为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工业“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市场活力正在加速恢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稳”的基础尚不牢固,“进”的动能仍显不足,要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我们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从上半年的8%回落至前三季度的6.5%,与年度目标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背后反映出我们的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部分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新的投资增长点尚未形成有效接续。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投资上不去,稳增长就无从谈起。
二是企业发展面临困境。通过近期调研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市场需求不振、原材料成本上涨、融资渠道不畅等多重压力。一些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部分服务业企业经营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服务企业、为企纾困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部分指标存在短板。对照年初设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等方面还有明显的欠账。这些短板指标不仅影响整体评价,更反映出我县在消费潜力挖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工作还需加力。
四是镇域经济活力有待激发。从各镇汇报的情况看,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乡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志们,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下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已经是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刻警醒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一天当作三天用”的奋斗姿态,拿出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奋力冲刺,坚决打赢全年经济工作的收官之战。
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面对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滴灌,逐个击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要以周到服务助企纾困,夯实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盘。企业的信心就是发展的信心。我们要把服务企业作为稳增长的第一任务,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一要深入一线解决难题。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包保企业制度,各级干部要主动上门服务,把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生产车间,面对面倾听企业诉公,实打实解决企业在用工、用能、用地、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要不折不扣落实政策。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等政策,通过政策宣讲会、上门推送等方式,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要积极推广“税融通”“劝耕贷”等创新金融产品,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我县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第二,要以精准举措挖掘潜力,培育经济增长的强大新动能。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最大限度释放增长潜力。在工业方面,要聚焦我县的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产值高、贡献大的龙头企业要“一企一策”做好服务,支持其扩能增产;对暂时遇到困难但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要积极帮助其盘活资产、开拓市场。在服务业方面,要抓住节假日消费旺季,精心策划系列促消费活动,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培育文旅、康养等新型消费业态。在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