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
二、正视问题
三、聚焦重点
在XX地区统战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地区统战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刻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而统战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其核心就是思想政治引领。因此,统战领域历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肩负的责任尤为重大。全地区统战系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统战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守好这块“责任田”。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肯定成绩,坚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信心决心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XX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我们统战系统在XX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地委“四件大事”和“四个创建”中心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了向上向好、平稳可控的态势。
一是责任体系不断健全,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上半年,我们严格对标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地委统战部带头示范,第一时间制定印发了《XX地区统战系统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各县统战部门,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初步构建起党组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科室齐抓共管的“一盘棋”工作格局。我们坚持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部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是思想引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我们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上半年,全地区统战民宗系统通过举办专题党课、读书班、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深刻领会关于统战工作“十二个必须”、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和宗教工作“九个必须”的核心要义。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系统共组织集中学习4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超过500篇,有效引导了广大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
三是阵地建设富有成效,正面宣传亮点纷呈。我们紧紧围绕庆祝XX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精心策划,主动作为,切实发挥了“喉舌”作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我们持续深化“高原红石榴+”少数民族参观团这一品牌活动。借鉴往年成功经验,我们今年上半年组织了多批次、超过500人次的各族各界代表赴内地省市参访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最新讲话系列的发展变化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增进了“五个认同”。同时,我们积极筹备的“XX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XX县的主题教育馆已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达118万元,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全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我们还成功举办了“XX”等系列文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浓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尖锐的。我们身处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更为严峻。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二、正视问题,剖析根源,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忧患意识
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决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新特点,我们必须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检视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一,责任落实上存在“温差”。“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在个别单位和少数干部身上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满足于开会发文,满足于不出事,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对“一岗双责”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没有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第二,风险研判能力有待提升。当前,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新特征。特别是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歪曲历史、抹黑我们的民族宗教政策,妄图与我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我们的一些干部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研究不深、不透,对一些潜在的风险点敏感性不强,存在“看不见、听不到、想不到”的问题。此外,我们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可量化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考核机制,导致工作成效难以精准评估,压力传导层层递减。
第三,阵地管理和引导方式存在短板。一方面,对宗教活动场所、民营企业、高校、新媒体等阵地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如何有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团结引导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破解的课题。另一方面,我们的宣传引导方式有时还比较传统、单一,习惯于“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缺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宣传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有待增强。我们讲的故事还不够生动,传播的声音还不够响亮。
第四,风险排查处置机制不够健全。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风险排查,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的排查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系统、规范的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台账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