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XX市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正视成绩与隐患

二、深挖问题根源

三、聚焦重点任务

XX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总结交流前一阶段的工作,精准研判潜在风险,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情况通报会,也是一次问题分析会,更是一次工作部署会。刚才,市场监管、卫健、公安、农牧等部门的同志分别通报了相关情况,发改、教体等部门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内容详实,问题导向明确,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隐患,清醒认识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严峻性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各单位紧紧围绕“四个最严”的要求,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完成各类食品监督抽检4500余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8.5%,这个数据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农牧部门对全市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的质量安全监测显示,农兽药残留超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公安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成功侦破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卫健部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日益完善,哨点医院的监测敏感性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98.5%的合格率固然可喜,但反过来看,1.5%的不合格产品,意味着仍有约67批次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产品一旦流入市场,流入百姓餐桌,就可能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从刚才通报的情况和日常监管掌握的信息来看,当前我市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点依然突出,挑战依然艰巨,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从抽检不合格项目分析,致病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滥用、农兽药残留超标等传统风险依然是主要问题。特别是餐饮服务环节,一些中小型餐饮单位后厨环境卫生不达标,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居高不下。就在上个月,XX区发生的因集体聚餐引发的聚集性肠胃炎事件,虽然经过及时处置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一些新型风险也开始显现。网络订餐平台对入网商家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管理仍有漏洞,外卖餐品在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难以全程有效监控。一些利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销售的“自制食品”“网红食品”,脱离了传统监管视野,其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构成了新的监管盲区。

二是源头污染与过程控制问题并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我市部分农牧业生产模式仍较为分散,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范化管理难度较大。土壤、水源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降低标准,在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甚至存在偷工减料、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2023年我市法院审理的销售病死牛肉案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说明在利益驱使下,总有不法分子会铤而走险。

三是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期待,我们的监管力量、技术手段、专业能力还存在短板。基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身兼数职,疲于应付日常监督检查,难以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深入的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快速检测设备和实验室检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一些新型、隐性的风险因子,发现和甄别的能力还不足。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监管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在信息共享的深度、应急处置的效率、执法办案的联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信息孤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祸患常积于忽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没有“零风险”,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都可能导致“一失万无”。全市上下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性、如临深渊的危机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二、深挖问题根源,精准把握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与薄弱地带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产生风险隐患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做到精准防控、有效治理。

第一,部分市场主体的责任链条未能真正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这个责任,不仅是法律文本上的规定,更应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生产经营者的守法诚信意识还很淡薄。有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有的经营者法律意识淡漠,认为销售过期食品、使用不合格原料只是小事,被查到最多罚点款,违法成本过低,未能形成有效震慑。还有的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XX市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