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
二、明确目标
三、建章立制
在XX市物业服务集中整治“组组会商”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物业服务集中整治“组组会商”工作会议,意义非凡,任务紧迫。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压实会。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有效破解当前物业管理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居住品质与生活幸福感。市纪委监委的领导同志亲临指导,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从严治理的坚定决心。下面,我结合前期的调研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深刻把握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物业服务,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的“面子”,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里子”,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伴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业服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社区稳定、提升城市品位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432个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行业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总体上在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与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新要求相比,我市的物业服务水平和监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日益凸显,部分矛盾甚至相当尖锐,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城市品质提升的突出短板。从近期群众的信访投诉和我们明察暗访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履约“缺斤短两”,合同精神沦为空谈。部分物业企业重收费、轻服务,在收取物业费时百般催促,但在履行合同时却大打折扣。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标准低、垃圾清运不及时、绿化养护不到位、安保人员形同虚设等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采取停水、停电等粗暴方式催缴物业费,严重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激化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这种“只收费、不服务”或“劣质服务”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欺诈,严重透支了整个行业的社会信誉。
二是公共收益“糊涂乱账”,业主权益被肆意侵占。小区内的电梯广告、公共区域停车位、快递柜、自动售货机等经营性收益,本应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但现实中,这笔收益往往成了一本“糊涂账”。部分物业企业未经业主大会授权,擅自出租公共部位、设置广告,所得收益去向不明、用途不清,甚至直接侵吞挪用,将公共“蛋糕”变成了自己的“私房钱”。这种行为不仅是经济上的侵权,更是对业主主人翁地位的公然漠视与挑战。
三是安全管理“麻痹大意”,风险隐患触目惊心。安全是居住的第一底线。但在一些小区,这条底线却屡屡被突破。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设施年久失修、监控系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屡禁不止。特别是在一些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如同悬在居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曾有案例显示工人在施工现场抽烟、做饭,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背后却折射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严重缺失。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物业企业的失职失德,根子上反映的却是行业监管的缺失、治理体系的不健全和部分从业者法治意识的淡薄。这些问题绝非小事,它们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如果任由这些乱象滋生蔓延,不仅会使社区矛盾不断升级,更会动摇城市和谐稳定的根基。因此,开展此次集中整治,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物业服务领域的攻坚战。
二、明确目标,聚焦关键,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本次集中整治工作,不能搞“雨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更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浅层治理。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危害最严重的问题,拿出硬核措施,实施精准打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昨日的“组组会商”会议已经明确了总体要求,现在需要我们将其细化为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的具体行动。
第一,要深化拉网式问题排查,建立动态管理“一本账”。整治的前提是摸清底数、找准病灶。全市各级住建部门、各街道社区要立即行动起来,对辖区内所有物业服务项目开展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拉网式大排查。排查不能仅限于听汇报、看材料,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通过实地查看、业主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要重点围绕服务合同履约、公共收益收支、安全责任落实、收费标准与服务质量匹配度等核心环节,将发现的问题逐一登记,分门别类,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要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统一的物业服务问题动态管理台账,实现问题“排查-建档-整改-核实-回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对台账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人管、有人跟、有结果。
第二,要坚持“零容忍”从严整改,形成监督问责“一张网”。查摆问题是基础,整改落实是关键。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必须分类施策、限期整改。对于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一般性问题,要责令物业企业立即整改,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