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聚焦重点
(一)必须在深化重点领域整治上实现新突破
(二)必须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上实现新突破
(三)必须在推动源头治理上实现新突破
三、压实责任
在XX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XX省纪委监委的最新部署要求,回顾总结我市自去年以来集中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效,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严峻挑战,并就下一步如何纵深推进、攻坚克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会议传达了省纪委监委集中整治领导小组2025年第七次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市工作进展,农业农村、民政、人社、住建、教育等五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查摆了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狠抓落实的决心。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集中整治的阶段性态势
自2024年4月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将此项工作作为检验“两个维护”成效的经验交流,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以雷霆之势向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和作风顽疾亮剑宣战,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高压惩治态势持续巩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办案引领,强化线索排查和案件查办力度。自集中整治工作启动至2025年9月底,全市累计收到群众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3200余件,已办结超过95%;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3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30人,其中涉及科级及以上干部98人;采取留置措施83人,移送检察机关78人。通过强有力的惩治,一批长期盘踞在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蛀虫”被清除,释放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形成了强大震慑。
二是群众急难愁盼得到有效回应。我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治疗。在教育领域,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和配餐“寻租”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查处相关责任人40余名,推动全市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在医疗卫生领域,严厉打击药品采购、耗材使用中的回扣问题,查处案件50余起,推动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在社会保障领域,对低保、养老、救助等惠民资金开展全面核查,追回被违规套取、冒领的资金超过920万元,确保了每一分“救命钱”都用在刀刃上。在乡村振兴领域,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发放、工程项目建设等环节,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等问题280余件,有力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是基层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修复。随着一批典型案件的查处和一批突出问题的解决,基层治理中的一些顽瘴痼疾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处置、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近千项。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明显好转,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据第三方机构最新评估显示,我市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2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赢得了民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不解决,集中整治就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功亏一篑。
第一,思想认识上存在“温差”。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一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认为这只是纪委监委一家的事,存在“过关”思想和“一阵风”心态,缺乏主动作为的自觉性。
第二,压力传导上存在“偏差”。“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市级层面三令五申,但压力传导到基层末梢时层层递减。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满足于开会发文,对本系统、本领域的整治工作指导不力、督促不严,当“甩手掌柜”。
第三,整治重点上存在“偏差”。有的单位在整治中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对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不敢动真碰硬,满足于查处一些小问题来“装点门面”,导致一些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解的“硬骨头”依然难啃。
第四,协同联动上存在“堵点”。纪检监察机关与行政执法、司法、审计、信访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机制还不够顺畅,未能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五,标本兼治上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案件查办后,满足于“一查了之”,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缺失问题分析不深、整改不透,“后半篇文章”做得不实不细,导致类似问题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反复出现。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醒,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更强担当推动集中整治向纵深发展
当前,集中整治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定力、持续加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提出的“四个聚焦”和“三个强化”要求,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更实的成效。
(一)必须在深化重点领域整治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突出的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攻坚。刚才通报的五个部门要带头示范。农业农村领域,要继续紧盯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惠农补贴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严查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坚决守护好国家的“粮袋子”和农民的“钱袋子”。民政领域,要聚焦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筛查比对,严防“关系保”“人情保”,确保救助资源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个困难群众。人社领域,要对社保基金、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