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案为鉴深刻警醒始终绷紧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之弦
二、人民至上靶向施策全力提升12345热线办理的质效水平
三、刀刃向内激浊扬清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在XX市警示教育暨12345热线办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警示教育暨12345热线办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结合刚才观看的警示教育片和三季度12345热线办理情况通报,深刻剖析当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是一次强烈的警示,也是一次有力的鞭策;既是正风肃纪的“清醒剂”,更是为民服务的“加油站”。
刚才,相关同志通报了近期作风建设的有关情况和三季度12345热线平台的诉求办理情况。通报里的案例、荧幕上的面孔,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些反面典型,曾经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干部,却在权力的侵蚀和欲望的诱惑下,迷失了方向,突破了底线,最终身陷囹圄,教训极其深刻。而热线数据中反映出的部分诉求办理不及时、不彻底、不满意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少数单位、少数干部作风漂浮、责任悬空、漠视群众疾苦的现实写照。
下面,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讲几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深刻警醒始终绷紧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之弦
刚才的警示教育片,是最好的清醒剂。片中人、片中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每一个案例都是一部沉痛的“忏悔录”,每一组数据都是一面审视工作的“反光镜”。所有党员干部必须从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在思想深处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第一,必须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片中的腐败分子,无一不是从思想蜕变、精神懈怠开始的。他们忘记了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身后留什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修常炼,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上站得稳、思想上守得住、行动上不出格。
第二,必须高悬纪律规矩的“高压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是干事创业的“生命线”,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触碰和逾越。一些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之心,心存侥幸,认为“小节无碍”“下不为例”,在推杯换盏中迷失自我,在人情往来中丧失原则,一步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全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党员、没有法外之地。要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必修课,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第三,必须扎紧制度约束的“铁笼子”。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造福人民,在暗箱里操作必然滋生腐败。警示片中的案例充分说明,一些领域之所以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关键在于制度存在漏洞、监管出现缺位、执行流于形式。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紧盯工程建设、国资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坚决杜绝“牛栏关猫”“稻草人”现象,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人民至上靶向施策全力提升12345热线办理的质效水平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窗口,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经验交流”和观测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热线工作办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从刚才通报的数据看,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季度,全市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有效诉求12.5万件,同比增长15%。诉求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说明群众对热线平台的信任度在提高,愿意通过这个渠道反映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痛点。98.5%的按时办结率,体现了绝大多数单位的工作效率。但是,85%的解决率和89%的回访满意率,特别是满意率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必须引起高度警觉。这说明,一些工单只是在程序上“办结”了,群众的实际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平均7.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长,在一些紧急事项上,对群众而言可能就是漫长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