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锚定目标任务
三、强化责任担当
在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对我们XX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目的就是要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工程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县的会议精神,项目中标企业和监理公司的负责人、项目实施村的负责人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决心很大、态度坚决。XX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也对项目实施提出了专业、具体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镇政府的同志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性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镇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的综合治理,能够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从根本上稳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建设的每一亩高标准农田,都是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大局贡献XX力量,都是在为14亿多人民的饭碗加固安全底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抓粮食安全,就是践行“国之大者”,这是一项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
第二,这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公开讲话”。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是产业振兴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绝不仅仅是修修补补、挖沟筑路,它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灌溉排水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碎片化”、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条件差等瓶颈问题,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创造前提条件。正如相关效益分析所指出的,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出率,还能极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是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坚实平台,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宏伟蓝图的关键支撑。
第三,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速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攻坚战。通过建设完善的机耕路、生产路网络大型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作业效率成倍提升;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彰显。这不仅直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开了空间。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我们XX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沃土良田。
二、锚定目标任务,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推进项目建设
做好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确保项目建设高效高质完成。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我们镇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镇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共计2281亩其中新建200亩,改造提升2081亩。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798.35万元。按照计划,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紧迫,我们必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在2026年10月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质”和“效”上狠下功夫。
一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的规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项目办和相关村社要与设计、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会审和技术交底机制。要坚决杜绝“闭门造车”,规划设计必须充分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民的意见建议。项目选址是否合规、建设内容是否实用、技术指标是否合理,都要以是否符合农民生产需要、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作为最终评判标准。要确保我们设计的每一条渠道、修建的每一米道路,都能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经得起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