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
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运行
五、着力推进共富工坊实质化运营
六、自觉融入全区中心大局
七、坚持从严管理监督
在XX高新区第六批第一书记现场教学暨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第六批第一书记现场教学暨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冲刺收官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确保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圆满收官、取得实效。上午,大家实地观摩了部分第一书记项目现场,刚才各第一书记和工作专班同志也作了详细汇报交流。总体来看,第六批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扎根基层、履职尽责,推动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XX个,协调引进各类资金X.X亿元,已有XX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年底前还可新增XX个项目投入运营,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注入了新动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帮扶工作已进入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部分项目在推进效率、资金使用、长效管护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重点、攻坚克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全力全速推动帮扶项目按期投产达效
项目是帮扶工作的核心载体和关键支撑。必须把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营摆在突出位置,紧盯目标、挂图作战,确保所有规划项目按时建成、发挥效益。
一要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各第一书记要对照项目实施方案和责任书,对剩余工期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制定详尽的冲刺计划。对尚未完工的项目,要倒排工期、明确每日每周进度要求,采取强力措施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在XX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对已建成项目,要加快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后续工作,力争在XX月底前实现全部投产运营。区工作专班要建立项目进度日报制度,加强动态跟踪和督促检查。
二要全面提升项目质量。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格项目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要求,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监管,绝不能因赶工期而降低质量标准或放松安全管控。项目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和规范,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实地核查评估,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同步做好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过程清晰、资料完备、有据可查。
三要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特别是在手续办理、用地协调、水电接入、材料供应等方面,要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切实保障项目持续盈利和稳定收益
帮扶资金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必须管好用好,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效益。
一要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一书记专项工作经费等各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健全资金拨付、使用、报账全流程内控机制,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公开透明。第一书记要全程参与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对大额资金支付必须集体研究、按程序审批。
二要加强项目绩效管理。牢固树立绩效导向,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和运营各环节。项目申报阶段就要明确绩效目标,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绩效运行监控,项目完成后要全面开展绩效评价,重点评价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后续资金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要扎实做好资产确权和移交。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点、价值评估和产权界定,明确资产权属,办理资产确权登记手续,并依法依规移交给村集体或相关经营主体。要建立健全帮扶项目资产台账,做到资产明晰、产权清晰、管理规范,防止资产流失或被侵占。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巩固拓展帮扶工作成果
项目建成投产只是第一步,要实现长期稳定收益,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护和运营机制。这是检验帮扶工作成败的经验交流。
一要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各类项目资产的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要求。对移交村集体的资产,要指导村“两委”制定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探索通过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提升管护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二要加强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对产业类项目,要帮助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或本地致富能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分析研判,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努力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要加强对项目运营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要建立稳定的收益分配机制。指导村集体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