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怀“国之大者”
二、锚定“五个振兴”
三、转变工作作风
在全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开到产业一线,目的就是树立鲜明导向,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超常的决心和举措,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XX镇的智慧农业示范园、XX村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和XX公司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车间,看了以后,很振奋,也很有信心。刚才,XX镇、县农业农村局和XX合作社的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思路清晰、措施务实。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胸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对于我县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而言,农业是基本盘,农村是主阵地,农民是大多数,“三农”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县是省里的产粮大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多作贡献。
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仍然在2.1:1左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如果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农民不富,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广大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生活方式转变,人们对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康养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是我县发展的机遇。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把乡村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把农业建成有奔头的产业,把农村建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二、锚定“五个振兴”,奋力开创我县乡村振兴事业新局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纲带目,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这既是顶层设计,也是实践路径。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第一,抓实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让农业“强起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立足我县的资源禀赋,持续做强XX茶叶、XX中药材、XX精品水果三大主导产业。要向规模化要效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向产业链要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XX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要向科技要效益,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
第二,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支撑,让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用乡情、亲情、事业感召他们返乡创业兴业。要实施“新农人”培育工程,大规模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把“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要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