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关键环节
(一)深入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
(二)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三)加强重点领域从业人员的廉政教育
三、强化责任担当
(一)压实主体责任
(二)强化监督责任
(三)严格责任追究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三)加强作风建设
在全县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我县重点领域廉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全县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常委、县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及分管廉政工作的副职,以及重点领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等。刚才,县纪委监委、县住建局、×镇、×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显著成效,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点领域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物资采购、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流量不断增大,权力运行的空间也随之扩大,廉政风险点逐渐增多。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20余起,涉及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处理人员150余人,其中科级干部30余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例如,在去年查处的×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相关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在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回扣达200余万元,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来看,重点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程建设质量是否合格、民生资金是否足额发放、行政审批是否公平公正等,都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果重点领域出现廉政问题,就会导致政策执行变形走样,资源配置不公,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雁过拔毛”等现象,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比如,在×镇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曾有村干部虚报冒领危房改造资金,导致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未能及时得到救助,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经过严肃查处和整改后,才逐步挽回了不良影响。
从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搞得好,能够有效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全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反之,如果重点领域廉政问题频发,就会破坏市场环境,滋生腐败现象,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家大型企业入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
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和有效防控重点领域廉政风险
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深入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要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物资采购、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摸清廉政风险点的数量、分布和表现形式。在工程建设领域,要重点排查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项目审批领域,要重点排查审批流程、审批权限、审批标准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在资金管理领域,要重点排查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监管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物资采购领域,要重点排查采购计划、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验收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行政执法领域,要重点排查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执法结果等方面的廉政风险。例如,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投标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包括:招标人设置不合理的招标条件,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制;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围标串标;评标专家不公正评标,泄露评标信息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县近三年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中,有60%以上涉及招投标环节的廉政问题。在资金管理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资金挪用、截留、挤占;虚报项目套取资金;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规范等。×县财政局在一次自查中发现,有个别乡镇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涉及金额达50余万元,经过及时整改,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廉政风险点台账,明确风险等级、责任主体和防控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要广泛征求群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廉政风险点排查全面、准确、到位。
(二)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防控机制,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一是要完善规章制度。根据重点领域的特点和廉政风险点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标准,确保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例如,在物资采购领域,要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在项目审批领域,要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时限,推行阳光审批。二是要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形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要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网络举报平台,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例如,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工程进度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县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了“阳光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县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信息、合同信息、资金拨付信息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监管。自系统运行以来,共发现并纠正违规问题30余起,有效预防了腐败问题的发生。在资金管理方面,×县建立了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对全县各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交易及时预警,近一年来,通过该系统发现并查处了5起资金违规使用问题,涉及金额120余万元。
(三)加强重点领域从业人员的廉政教育。重点领域从业人员是廉政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成效。因此,要加强对重点领域从业人员的廉政教育,增强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