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的政治性、紧迫性、人民性
(一)整治成效关乎“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整治实效关乎“强省会”的发展根基
(三)整治长效关乎“人民城市”的初心本色
二、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
(一)聚焦“三项机制”
1.责任捆绑机制:
2.纪法联动机制:
3.基层减负保障机制:
(二)突出“四大领域”
1.医疗领域“清源行动”:
2.教育领域“护苗行动”:
3.乡村振兴领域“亮剑行动”:
4.民生服务领域“破壁行动”:
(三)狠抓“三个关键”
1.“人”的问题零放过:
2.“钱”的流向全透明:
3.“事”的解决求彻底:
三、强化系统思维、久久为功
(一)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整改闭环
(二)以“组合拳”方式深化源头治理
1.制度补短:
2.科技赋能:
3.文化浸润:
(三)以“头雁效应”压实政治责任
在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专题会,既是对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再落实,也是对贵阳某某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的再动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推进整治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的政治性、紧迫性、人民性,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
(一)整治成效关乎“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作风问题,本质是政治问题。近年来,贵阳某某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查处了一批“蝇贪蚁腐”,但部分领域问题仍易发多发:
民生领域“顽疾”未绝:医疗领域“红包”“回扣”隐形变异,教育乱收费、校服采购猫腻犹存;征地拆迁补偿款被截留挪用、农村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风问题“土壤”未清:一些干部对群众诉求“推拖绕”,政务服务“中梗阻”突出;个别部门将责任“甩锅”基层,以“属地管理”之名行“层层加码”之实,加重基层负担。
腐败形式“变异”未止:虚报冒领惠民资金、利用集体资产谋私、充当“村霸”保护伞等新型腐败更具隐蔽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出我们管党治党责任传导仍有“温差”、监督触角延伸仍有“盲区”。必须从捍卫“两个确立”的高度,把集中整治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经验交流”。
(二)整治实效关乎“强省会”的发展根基
贵阳某某正处于打造“西部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期,发展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不仅损害公平正义,更破坏营商环境:
企业痛点:工程审批“吃拿卡要”、惠企政策“空转”、执法检查“一刀切”,挫伤市场主体信心;
治理堵点: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形式主义,难聚发展合力;
社会风险点:矛盾积累诱发信访增量,去年全市涉民生领域信访占比超三成。
唯有扫清这些“绊脚石”,才能凝聚起“强省会”的磅礴力量。
(三)整治长效关乎“人民城市”的初心本色
贵阳的底色是“人民城市”。我们推“一圈两场三改”、抓农村“五治”、优“四位”供给,根本在为民造福。但群众最痛恨的是“近在眼前”的不公——
老人盼了多年的养老补贴迟迟未发;
家长为孩子入学被迫“找门路”;
村民看着村集体资金被挪作他用敢怒不敢言。
集中整治就是要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八百万”的决心,还群众一片朗朗乾坤!
二、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以更实举措破解突出矛盾
(一)聚焦“三项机制”,打通责任传导“中梗阻”
1.责任捆绑机制:
实行“市级领导+分管领域+属地”包保制。我带头包片云岩区、修文县,王宏市长包保南明区、清镇市,其他常委、副市长各领一县一领域。
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由纪委监委动态梳理;任务清单由分管市领导签字认领;成效清单由群众评议打分,每月市委常委会通报。
2.纪法联动机制:
纪委监委与公安、审计、信访成立“线索联查专班”,对医疗回扣、学籍倒卖、套取社保等复杂案件同步立案、证据互认;
推行“一案双查”:既查当事人,也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