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欠税
(一)欠税排查精准深入
(二)清欠措施扎实有效
(三)重点领域清欠有力
(四)部门协作成效显著
(五)政策宣传深入人心
二、正视难题
(一)部分企业还款能力不足
(二)欠税管理执法难度较大
(三)部门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欠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一)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发挥好税务的主体作用
(三)发挥好部门的协同作用
(一)处理好清欠与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三)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三、紧盯目标
(一)强化责任担当
(二)细化征管措施
1.加强税源监控:建立健全欠税企业税源监控体系
2.加大清欠力度:对有还款能力但拒不还款的企业
3.优化还款计划:对因经营困难暂时无法还款的企业
4.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5.加强欠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欠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三)优化协作机制
1.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法院、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2.加强联合执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欠税管理工作考核机制
(四)固化有效经验
(五)深化政策宣传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欠税管理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2.加强纳税辅导:加强对纳税人的纳税辅导
3.加强信用管理:加强对纳税人的信用管理
在县税务局2025年欠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税务部门关于欠税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汇报,汇报内容详实,措施切实可行,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当前欠税管理和组织收入工作,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聚焦欠税,税务工作成果初显
1-X月,全县税务系统在欠税管理工作中积极作为、奋力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累计清理欠税入库XX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今年以来,全县税务部门在欠税管理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举措,亮点颇多。
(一)欠税排查精准深入
通过全面梳理税收征管系统数据,结合实地走访调研,对全县欠税企业进行了精准排查。共排查出欠税企业XX户,涉及欠税金额XX万元,并建立了详细的欠税台账,为后续的欠税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清欠措施扎实有效
针对不同类型的欠税企业,采取了分类施策的清欠措施。对有还款能力但拒不还款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共强制执行XX户,入库欠税XX万元;对因经营困难暂时无法还款的企业,与企业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共与XX户企业签订还款协议,涉及欠税金额XX万元。
(三)重点领域清欠有力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欠税专项治理工作。例如,在房地产行业开展土地增值税欠税清算核查,入库土地增值税欠税XX万元;对建筑安装行业的企业所得税欠税进行专项清理,入库企业所得税XX万元,有效提升了重点领域的税收征管水平。
(四)部门协作成效显著
加强与财政、法院、公安、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通过与法院的协作,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欠税企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通过与银行的协作,及时掌握欠税企业的资金流转情况,为清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联合查办欠税案件XX起,涉及金额XX万元。
(五)政策宣传深入人心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欠税管理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还款意识。共开展政策宣传活动XX次,发布宣传信息XX条,受众达XX人次。对积极还款的企业进行宣传表彰,对拒不还款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营造了良好的清欠氛围。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税务部门在欠税管理工作中的担当作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全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正视难题,精准发力破解困局
从1-X月全县欠税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当前欠税工作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部分企业还款能力不足
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还款能力有限。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难以按时足额补缴欠税。
(二)欠税管理执法难度较大
在欠税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存在抵触情绪,不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一些企业故意隐瞒资产、转移资金,逃避税务机关的追缴。同时,由于税收执法程序较为复杂,税务部门在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耗费时间较长,影响了欠税清理的效率。
(三)部门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已经建立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还不够及时、全面,协作配合还不够紧密。例如,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税务部门与法院、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税收债权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
(四)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纳税人对纳税义务的认识不够深刻,纳税意识淡薄。一些企业认为欠税只是暂时的资金困难,不重视欠税问题,甚至存在恶意欠税的行为。此外,部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够准确,存在误解和偏差,影响了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欠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欠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能力不足。税务部门对欠税企业的动态跟踪和监控不够及时、准确,难以实现对欠税风险的精准识别和有效防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着重发挥好“三个作用”,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加强对欠税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欠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欠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减税降费领导小组的作用,将欠税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二)发挥好税务的主体作用
税务部门要切实履行欠税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欠税企业的税源监控和分析,建立健全欠税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对欠税企业的清欠力度,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确保欠税及时足额入库。加强对欠税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将清欠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严格考核奖惩。
(三)发挥好部门的协同作用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税收保障办法的要求,积极履行协税护税职责,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作配合。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防止企业挪用财政资金用于非生产经营活动;法院要加强对税务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的受理和执行力度,及时将执行款项划缴入库;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秩序;银行要加强对企业账户资金的监管,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企业资金流转信息。
同时,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清欠与发展的关系
在清欠工作中,要坚持依法清欠、文明清欠,既要确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