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XX乡“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初稿)VIP免费

提纲: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主要瓶颈与挑战

  (一)产业层次偏低

  (二)要素制约突出

  (三)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四)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二)中期目标

  (三)远景展望

一、实施产业跃升行动

  (一)做强做优茶叶首位产业

1.品质提升工程

2.精深加工突破工程

3.品牌塑造工程

4.茶旅融合示范工程

  (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1.XX中药材规范化发展

2.生态种养循环发展

  (三)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1.乡村旅游全域化

2.农村电商提速升级

二、实施设施提档行动

  (一)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

  (二)建设现代化的水利保障体系

  (三)打造绿色智能的能源通信网络

  (四)推进环保设施的全域覆盖

1.生活污水治理攻坚

2.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三、实施民生普惠行动

  (一)筑牢防返贫底线

  (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实施生态固本行动

  (一)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二)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强化环境监管与执法

五、实施治理创新行动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三)提升法治德治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三、健全实施机制

XXXX乡“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初稿)

十五五”时期,XX乡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本规划旨在系统总结“十四五”发展成就与经验,深刻剖析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编制并实施好本规划,对于引领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XX,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十四五”时期发展回顾与评估

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XX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团结带领全乡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综合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经初步核算,预计到2025年底,全乡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4.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约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500,年均增速超过9%,收入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以茶叶、XX中药材为主导,多种特色种养殖业为补充的农业产业格局。三次产业结构由“十四五”初期的45:15:40,预计调整为2025年底的38:20:42,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S204XXXX公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乡域对外连接通道更加顺畅。乡、村、组三级公路网络持续升级,硬化路通达率和质量显著提高,部分产业路、旅游路得以修建,为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增强,完成了对部分重点区域的灌溉渠道修缮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能源与通信网络覆盖面扩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完成,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了网络基础。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取得突破,XX村等重点村寨启动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试点项目,探索出适合本地农村的污水治理模式。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富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主一特”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茶叶产业作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其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XX省内重要的茶叶产业聚集区之一。通过在XX园等地建设移民产业园,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建成了多个茶叶加工“强村富民”工坊,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XX中药材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种植规模和品质稳步提升,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补充产业。同时,烤烟等传统产业也得到了巩固和提质。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运行顺畅,成功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乡中心校、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增强,乡卫生院服务水平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持续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精准有效。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建成了多个村民健身活动场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主要瓶颈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XX乡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瓶颈问题和严峻挑战。

()产业层次偏低,价值链条亟待延伸

当前我乡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原料基地”阶段,特别是作为支柱的茶叶产业,产品多以初级加工的散茶、茶青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滞后。品牌影响力较弱,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或企业知名品牌。产业链条短、融合度不深,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充分释放“一产”的多元价值。这种“头重脚轻”的产业结构,导致产品议价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效益未能最大化。

()要素制约突出,发展后劲面临考验

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人才短缺是制约XX乡长远发展的核心瓶颈。一方面,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头人、电商运营专才和乡村旅游规划人才;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农业生产主力军年龄结构老化,制约了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土地要素方面,虽然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初步编制,但建设用地指标紧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与严格的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资金方面,财政自给能力弱,向上争取资金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渠道和模式尚不成熟,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压力。

()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承载能力仍需提升

尽管“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明显短板。部分通组路、产业路等级偏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运输需求。农田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区域存在季节性缺水现象。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仅在少数村寨试点,全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虽已建立收运体系,但终端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基础设施的短板,直接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和人居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县城及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难以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乡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大病、重病患者需外出就医,增加了群众负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针对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服务几近空白。公共服务的短板不仅影响民生福祉,也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障碍。

第二章“十五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后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本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全力破解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产业强乡、生态美乡、文旅新乡、幸福XX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十五五”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各领域,确保发展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乡人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发展中厚植优势。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避免“一刀切”和同质化竞争。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与未来趋势,力争到2030,XX乡建设成为XX县域内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和西南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节点。

()近期目标

——经济增长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

——产业升级初见成效。茶叶、XX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的精深加工率提升10个百分点,培育1-2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乡土产品品牌。

——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完成乡域内骨干路网的提质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

()中期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以上,增速持续领跑全县乡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25:45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以茶叶全产业链为主轴,特色中药材、生态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物流为支撑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打造1个省级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

——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域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达到县域先进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成一批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生态环境优质稳定。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8%以上,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绿色、有机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县XX乡“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初稿)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