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标对表
(一)对标上级要求
(二)对表先进经验
(三)校准自身目标
二、真查真改
(一)认真查摆问题
1.运用多种途径: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
2.深挖思想病灶:既要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的显性问题
3.突出重点领域:在中央明确的11个方面突出问题基础上
(二)切实整改问题
1.坚持立行立改:对查找出的问题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统一
2.建立整改清单:建立整改任务清单化
3.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立行立改
(一)树立正确态度
(二)优化查知效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
对标对表真查真改,立行立改,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见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标对表真查真改,立行立改见到实效”这一要求,对于确保学习教育取得预期效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标对表,明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方向
(一)对标上级要求,把握核心要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为学习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党员干部要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价值,从“四个意识”的思想维度把握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而绝不是简单的条文记忆。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将其作为必修课,全面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对表先进经验,汲取有益做法
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例如,中央组织部把学习研讨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研读相关论述摘编,边学习边检视,立行立改,并将学习教育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中央社会工作部围绕学习开展研讨交流,研究制定加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一体推进学查改。其他地区和部门可以借鉴这些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
(三)校准自身目标,明确行动方向
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校准学习教育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限,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确保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党员干部个人也要明确自身在学习教育中的目标,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纪律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等,为真查真改奠定基础。
二、真查真改,深入推进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一)认真查摆问题,全面深入精准
1.运用多种途径: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发现财务方面的违规问题,通过信访反映可以了解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意见。
2.深挖思想病灶:既要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的显性问题,如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更要深挖政绩观偏差、宗旨意识淡化等思想病灶。一些党员干部学精神浮在表面,查问题碍于情面,促整改停在纸面,抓效果不够全面,其根源往往在于思想认识不足。
3.突出重点领域:在中央明确的11个方面突出问题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将群众反映突出的影响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纳入集中整治重点内容。例如,有的地方存在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办事体验,需要重点整治。
(二)切实整改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1.坚持立行立改:对查找出的问题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统一,既对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又有针对性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例如,针对违规公款吃喝问题,立即停止违规行为,并完善公务接待制度。
2.建立整改清单:建立整改任务清单化,实行销号督办。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如海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建立集中整治台账,逐项整改。
3.强化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