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铸魂固信仰
(一)修好“理论学习”课
(二)修好“党性锻炼”课
(三)修好“基层实践”课
二、修身强律己
(一)有志向远大的“高远境界”
(二)有攻坚克难的“坚韧境界”
(三)有一尘不染的“淡泊境界”
三、砺行淬担当
(一)扣好“初心之扣”
(二)扣好“追梦之扣”
(三)扣好“为民之扣”
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党的作风,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革命战争年代,党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带领人民缔造了新中国。新征程上,只有继续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才能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筑牢党性根基、强化履职实效、恪守纪律底线,在实干中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下面,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一、铸魂固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
青年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与殷切期望。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我始终以中央****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指引,通过原原本本研读权威著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修好三门课:
(一)修好“理论学习”课。理论学习是提高年轻干部知识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信念是否坚定、思路是否开阔、工作能力是否胜任取决于理论水平的高低。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定力,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年轻干部要深刻理解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内涵,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久久为功,以自觉汲取理论知识为习惯,充实自身储备,怀崇敬之心、虔诚之意,深入钻研、潜心领悟,不断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真正在学深悟透中实现理论的融会贯通。
(二)修好“党性锻炼”课。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被通报的违纪违法年轻干部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年轻干部党性不纯、底线失守,不仅断送前途,甚至身陷囹圄。年轻干部只有把党性原则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党性锻炼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度融合、有机衔接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站稳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怀律己心、常扫思想尘,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政治品格、筑牢思想防线。
(三)修好“基层实践”课。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能看到最真实的风雨;实践是最好的教材,能练就最强硬的筋骨。一个干部在基层积淀的厚度往往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高度。年轻干部要把“向下扎根”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理想追求,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主动下沉一线,用脚步丈量辖区土地,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拉近与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了解民心所向,如此,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汲取群众智慧,在基层工作中不断磨砺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真正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基层大地上,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基层一线。
二、修身强律己,涵养洁身自好的“真境界”
“检身若不及”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时刻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查思想偏差,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作风短板,对照初心使命查责任差距,把“过日子”心态转化为“干事业”状态,在成长过程中需有“三重境界”:
(一)有志向远大的“高远境界”。任何人成长进步都是一个不断被塑造和自我塑造的过程。刚参加工作的四五年,是年轻干部三观塑造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需要对自己“狠”,对自己“动刀”,懂得舍弃,从而为自己后期的成长、成熟打基础。在年轻干部成长中,若能以德为帆,以才为桨,便能在工作之中乘风破浪。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冲破美方阻挠,义无反顾地投身国家建设,他的伟大成就不仅来源于他的道德观念,还有他多年勤奋积累的智慧才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在无数次失败中实现自己履行的承诺,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年轻干部们不应该仅仅感叹这些伟人在自己岗位上的才学,也应该崇拜他们崇高的道德思想,像他们一样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栋梁之才。年轻干部应该将德才配位的要求贯彻到工作之中,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增强自身素质和思想。厚德以行稳,才高以致远,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时代的栋梁,为祖国的海晏河清挥洒青春的热血和汗水。
(二)有攻坚克难的“坚韧境界”。青年干部正处在伟大的时代变革之中,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向问题亮剑,不推诿、不懈怠,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干。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