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XX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秸秆禁烧会议上的讲话稿VIP免费

提纲:

一、深化改革

二、精准施策

三、统筹推进

四、标本兼治

XX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秸秆禁烧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范围的专题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秸秆禁烧这四项重点工作上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这四项工作,每一项都事关农业根基的稳固,事关农村发展的活力,事关农民福祉的增进,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抓手和关键所在。全县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奋力开创我县“三农”事业发展新局面。

下面,我围绕这四个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改革,盘活存量,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效能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保障农村群众的“家底”和基石。管好用好“三资”,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三资”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首先,我们的集体家底持续壮大,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自2018年以来,我县坚持每年开展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根据最新的清查统计,我县“三资”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部分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到约24亿元。而到了2024,这一数字增长至26.25亿元。根据农业农村部门截至今年9月的初步统计,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攀升至约28.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资产结构方面,经营性资产的活力日益凸显。例如,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县经营性资产为11.57亿元,而到今年9,已增长至12.8亿元,这部分能够持续产生收益的“活资产”占比不断提升,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同时,我们对资源性资产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全县集体土地总面积约180万亩的宝贵资源得到了有效盘点和登记。

其次,我们的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管理手段更加现代。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三资”管理台账化、信息化建设,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这项工作借鉴了部分先进地区的经验,推动了资产管理从“纸上”走向“云端”,实现了动态监控和在线预警。通过建立健全资产清查、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全链条管理制度,我们有效规范了集体资产的运营流程,堵塞了一批管理漏洞。

尽管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是部分资产盘活利用不够。全县范围内仍有一定数量的闲置厂房、校舍、荒地等“沉睡”资产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二是管理规范化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村社在资产发包、合同管理、收益分配等环节还存在程序不严谨、决策不透明的问题。三是监督问责力度仍需加强。对“三资”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现和查处的敏锐性、严肃性还有待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要向改革要活力,全力盘活闲置资产。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闲置、低效的集体资产进行再梳理、再评估,一村一策、一项一策制定盘活方案。要鼓励通过股份合作、委托运营、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人才,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第二,要向规范要效益,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公开公示制度,确保集体资产的处置和经营在阳光下运行。要全面推广使用标准化合同文本,规范经济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同时,要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第三,要向监督要保障,织密织牢监管网络。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审计,对侵占、挪用、损坏集体资产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守护好全体村民的共同财富。

二、精准施策,巩固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第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这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近三年来,我们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投入、常抓不懈。

在工作成效上,我们构建了有力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县建立起覆盖所有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网络,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正如一些评估报告所强调的,我们通过稳岗拓岗、发展特色产业、落实兜底保障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有效稳定了脱贫群众的收入来源。教育帮扶、健康帮扶、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等政策持续发力,脱贫基础更加稳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根据相关规划指标,我县在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医疗保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方面均保持了较高水平。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现实挑战。一些分析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风险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部分群众的就业技能单一,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返贫风险随之增高。二是群众的内生动力仍有待激发。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不足,这是实现长久稳定脱贫的最大障碍。三是监测预警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有的基层干部在排查工作中存在麻痹松懈思想,对风险点的识别不够精准,导致帮扶措施的针对性不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下一步,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后半篇文章”。一要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做到精准滴灌。完善网格化监测体系,将监测触角延伸到户、到人。不仅要关注收入指标,更要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的动态变化。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着力发展乡村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要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巩固成果的根本之策。每个乡镇、每个村都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壮大至少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要大力支持就业帮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XX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秸秆禁烧会议上的讲话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