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望来路
二、寻根溯源
三、砥砺前行
党课: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淬炼过硬严实作风,以优良党风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征程
同志们,各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居民代表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社区党委在这里组织专题党课,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在推进我们*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作风建设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今天,我将围绕“根本成效、核心要义、实践路径”三个维度,与同志们作一次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旨在引导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身处基层一线的同志们,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严实的作风践行初心使命,为我们*社区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回望来路,深刻感悟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根本成效与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启了气贯长虹、波澜壮阔的作风建设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定意志,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作风建设,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切入点。这个切口,选得极其精准,极其有力。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纪律规定。它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全党的作风自觉;又如同一把利剑,斩向了长期以来为人诟病的沉疴顽疾。纪律规定,内容不过寥寥数百字,看似“小事”,却撬动了“大事”,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具体方面入手,刀刃向内,以上率下,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十年磨一剑。回望这非凡的历程,我们看到,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被刹住了,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根治”的顽瘴痼疾得到了有效整治。那些曾经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泛滥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系统性、革命性地治理。
什么是形式主义?就是会议一个接一个,文件一座又一座,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就是搞“材料政绩”,用“数字”堆砌工作,热衷于“留痕”而不注重“留心”“留绩”。什么是官僚主义?就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百姓的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就是部门之间推诿扯皮,“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就是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么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追求感官刺激,贪图个人享受,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就是讲排场、比阔气,超标配备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用公款大吃大喝,修建楼堂馆所,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面对这些问题,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紧盯关键节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从月饼、粽子、贺卡等“小事”抓起,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超过90万起,处理党员干部超过120万人。这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彰显的是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是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焕然一新。在我们*区,仅今年前三季度,就查处相关问题*起,处理*人,充分证明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越往后执纪越严。根本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勇气和能力,发自内心地为党点赞。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空前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巩固。可以说,新时代的作风建设,不仅是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变革,更是一场固本培元、凝心聚力的政治建设,其成效是历史性的,其意义是里程碑式的。
二、寻根溯源,精准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与政治内涵
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其背后是立场问题、是党性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政治属性和核心要义。
第一,作风建设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怀抱中走来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井冈山时期的“自带干粮去办公”,到长征路上的“红军草鞋”;从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到西柏坡时期的“两个务必”。这些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总书记曾多次提及“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当年,国民党在*的作风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腐败横行,而我们党在*的作风则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种作风,两种形象,两种人心向背,最终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诫全党,必须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第二,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淬炼成钢的壮阔史诗。作风建设,正是这场深刻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不断切除党肌体上的毒瘤;又像一面镜子,时刻对照检查我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尘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意味着,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作风建设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因为“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就像房间需要天天打扫,镜子需要时时擦拭一样,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既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必须交出的优异答卷。
第三,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厚植执政根基的根本途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我们*社区的党员干部而言,作风问题不是一个悬在空中的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一件件具体而微的日常工作中。居民家里水管爆裂了,我们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还是口头答应然后杳无音信?社区里有邻里纠纷,我们是耐心细致地调解,化解矛盾,还是简单粗暴地“和稀泥”?群众对社区工作提出意见,我们是虚心倾听、积极改进,还是觉得“麻烦”、心生抵触?这些,就是我们的作风。好的作风,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能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坏的作风,则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和群众隔离开来,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工作作风好不好,最终要由群众来评价,要由实践来检验。
三、砥砺前行


